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焦化厂(焦炉煤气氧含量分析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西安聚能仪器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TR-9200
  • 所  在  地西安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8/5/15 13:35:40
  • 访问次数870
产品标签:

焦煤焦炉煤气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西安聚能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气体成份分析技术以及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
公司依托多年来从事气体分析行业的经验和强大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研制开发和应用实践,在监测技术方面,成功的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分析监测系统和新型氧分析仪系列;微量水(露点) 分析仪系列;红外分析列热导分析仪系列等;部分产品被空军列为装备。
公司多年来坚持贯彻“科技兴企”和“以人为本”发展战略,多渠道汇集人才,构筑高素质科技人才高地。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已在分析系统研制和生产方面拥有*的专业技术和专有技术,以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我国分析系统*产业化现代潮流,尤其是分析系统在国内具有特色的维护量小、长寿命预处理的技术,以其适应国内特别恶劣的工况条件,耐用、耐腐、可靠的技术倍受用户青睐,已在冶金、水泥、石化、化肥、环保、空分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且得到用户的一直好评。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走自有技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是聚能公司的发展方向;同标准接轨、向市场靠拢、树立分析仪器及成套监测系统的优秀品牌是聚能公司的发展目标。
聚能公司将秉承“聚能在用户身边,用户在聚能心中;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让顾客满意”的服务宗旨;本着“求实、拼搏、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坚持“技术为先、品质优良、服务*、用户*”的经营理念;以优化结构、壮大求实、提高效益、加快发展为主题,用更新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与我们的客户诚信合作、共图发展。

氧分仪,氢气分析仪,红外线分析仪,报警仪,激光分析仪,过程气在线分析仪。
TR-9200系列焦炉、煤气发生炉、热风炉气体分析系统,是为了减少燃气排放污染,提高燃烧效率,回收显热,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分析系统,由于焦炉炉气、烟道气、干熄焦气、煤气发生炉炉气、热风炉炉气等测检点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焦油、粉尘、低沸点有机物、H2S等硫物或水汽,具有高粘度、易结晶、有腐蚀性等特点,故气体成份复杂,易造成分析系统堵塞、腐蚀。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用多种新技术针对性设计的该系统
焦化厂(焦炉煤气氧含量分析仪 产品信息

焦化厂(焦炉煤气氧含量分析仪)

概述:

TR-9200系列焦炉、煤气发生炉、热风炉气体分析系统,是为了减少燃气排放污染,提高燃烧效率,回收显热,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分析系统,由于焦炉炉气、烟道气、干熄焦气、煤气发生炉炉气、热风炉炉气等测检点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焦油、粉尘、低沸点有机物、H2S等硫物或水汽,具有高粘度、易结晶、有腐蚀性等特点,故气体成份复杂,易造成分析系统堵塞、腐蚀。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用多种新技术针对性设计的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抗腐蚀、无堵塞、取样真实、响应快、分析精度高、配置和选型*等诸多特色。

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
馏后,在产出[wiki]焦炭[/wiki]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
    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
一般每吨干煤可生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

 

●焦炉煤气

样品状态

测量范围

操作压力

-10MPa~+15 MPa

O2

0.00~2.00%

操作温度

80~150℃

取样位置

 

 

电捕焦前后

样品组成(煤气净化前)

样品组成(煤气净化后)

CO2

1.5%3%

CO2

1.5%3%

N2

3%7%

N2

3%7%

O2

0.3%0.8%

O2

0.3%0.8%

CH4

23%27%

CH4

23%27%

CO

5%8%

CO

5%8%

H2

50%60%

H2

50%60%

NH3

6g/m3

NH3

0.05g/m3

H2S

6g/m3

H2S

0.2g/m3

HCN

1.5g/m3

HCN

0.3g/m3

334g/m3

4g/m3

23g/m3

0.3g/m3

焦油

饱和

焦油

0.5g/m3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焦化厂(焦炉煤气氧含量分析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