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松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时报价小宇环保质量为先,信誉为重,服务为诚。不论我们生产多少设备,我们绝不忘初心,坚持做好每一台设备。感谢本地客户的信赖,我们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设备价格包您满意。
小宇环保**来袭:
每小时处理0.5立方水尺寸3000*1500*1800只需16000元
每小时处理1.0立方水尺寸4000*1500*2000只需22000元
每小时处理2.0立方水尺寸6000*2000*2000只需28000元
每小时处理3.0立方水尺寸7000*2500*2000只需32000元
每小时处理4.0立方水尺寸8000*2500*2000只需40000元
每小时处理5.0立方水尺寸10000*2500*2000只需50000元
世间zui容易的事是坚持,zui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而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松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时报价-小宇环保就是靠谱!
-找小宇准没错!
【桥架安装工艺】
1、检查电缆桥架及其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 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
2、电缆支架应焊接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3、电缆桥架安装在托臂或支架上,应用压板固定牢靠。
4、电缆桥架的连接螺栓的螺母应朝外,连接处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
5、电缆桥架一般不得有断续现象,如必须断开,则在断开处用10mm2铜导线将电缆桥架两端联接。
6、 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
7、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
8、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测定。测量绝缘时,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控制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阻不应小于0.5MΩ 。
9、冬季施工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zui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
10、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使用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
11、敷设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适应。
12、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
13、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
14、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 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
15、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电缆扎带固定。
1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17、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
18、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包括: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19、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 A-O一体化污水处理构筑物,具体以甲方采购为准,本工程仅作为投资控制依据。
格栅机:去除水中的油脂及其它固体,确保一体化原水水质。
酸化调节池: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降低污水的色度、并进一步提高废水的 BOD/COD 比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接触池和氧化池:氧化的特点是在曝气池内设置填料,对小分子物质进行切割,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通过填料上的微生物及藻类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快速、有效的降解和去氧化池是池内设置高效生态基及曝气系统而成。
在接触氧化池内,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高效生态基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生态基接触不均的缺陷。
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氧由曝气机供给,当生态基上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生态基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 出水流出池外。
接触氧化池在运行初期,少量的细菌附着于生态基表面,由于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为微生物所利用。但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已经无法向生物膜内层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厌氧菌在内层开始反之,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厌氧菌。由于生态基表面所具有的这种特殊 A/O 环境使得氧化池能更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氨氮。
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 加上代谢气体产物的逸出, 使内层生物膜大量脱落。
在生物膜已脱落的生态基表面上,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高效生态基表面积较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好氧-缺氧”及“好氧-厌氧”的反复运行模式强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达 80%以上,保证了出水指标合格。
加药消毒池:为消灭病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出水经消毒池消毒后可达标排放。
柱式膜过滤:出水经消毒后增压到柱式过滤系统,柱式膜设计为两组两支为一组,一用一备,自动切换运行,出水后达标排放。
【针对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节能途径】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节省能耗.主要是考虑污水提升泵如何进行电能节约.正确科学的选泵.让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合理利用地形.减少污水的提升高度来降低水泵轴功率N也是有效的办法.定期对水泵进行维护.减少摩擦也可以降低电耗.
2.沉砂池
采用平流沉砂.避免采用需要动力设备的沉砂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如平流沉砂池.采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机械排砂.这些措施都可大大节省能耗.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的能耗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设备上.采用静水压力法无疑会明显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处理
曝气系统的能耗相当大.对曝气系统能耗能效的研究总是涉及到曝气设备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气设备虽然层出不穷.但目前仍然可划分为2类:第1种是采用淹没式的多孔扩散头或空气喷嘴产生空气泡将氧气传递进水溶液的方法.第2种是采用机械方法搅动污水促使大气中的氧溶于水的方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微孔曝气.曝气扩散头的布局和曝气系统的调节这些都是节能的有效措施.在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厂曝气池中辟出前端厌氧区.用淹没式搅拌器混合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案.这一简单的改造可以节省近20%的曝气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节能也达到12%.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于污水处理节能.曝气系统进行阶段曝气.溶解氧存在浓度梯度.既减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处理效果.减少污泥量.生物膜法处理工艺采用厌氧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中对排泥设备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处理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泥处理系统节能研究主要集中于污泥处理的能量回收.从污水污泥有机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于处理过程早在上世纪初就已投入实践.但能源危机之前一直不受重视.目前有两种回收途径:一是污泥厌氧消化气利用.一是污泥焚烧热的利用。
消化气性质稳定.易于贮存.它可通过内燃机或燃料电池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废热还可回收于消化污泥加热.因此利用消化气能解决污水厂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给问题.比较沼气发电机和燃料电池两种利用形式.认为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对消化气的zui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气发电机组并网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已有应用实例.是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沼气综合利用的可行途径.另外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场建在污水处理厂旁.将固废与污水污泥一起焚烧.获得的电能用于处理厂的运转。
【电气配线】
1、管内穿线
a.选择导线:各回路的导线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选择型号规格,相线、零线及保护地线应加以区分,用黄、绿、红导线分别作A、B、C相线,黄绿双色线作接地线,兰线作N线。
b.穿带线:穿带线的目的是检查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要求。带线采用φ2mm的钢丝,先将钢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应留有10~15cm的余量(在管路较长或转弯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当穿带线受阻时,可用两根钢丝分别穿入管路的两端,同时搅动,使两根钢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c.清扫管路:配管完毕后,在穿线之前,必须对所有的管路进行清扫。清扫管路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等杂物。具体方法为:将布条的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杂物清净。
d.放线及断线
放线:放线前应根据设计图对导线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放线时导线应置于放线架或放线车上,不能将导线在地上随意拖拉,更不能野蛮使力,以防损坏绝缘层或拉断线芯。
断线:剪断导线时,导线的预留长度按以下情况予以考虑:接线盒、开关盒、插销盒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配电箱箱体周长的1/2;干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作分支接头。
e.导线与带线的绑扎:
当导线根数较少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并折回压实,绑扎牢固;当导线根数较多或导线截面较大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
f.管内穿线
在穿线前,应检查钢管(电线管)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穿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在同一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设备的调试】
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1检查设备情况无异常。
1.2空转各部电机及风机是否灵活,电气控制元件是否动作可靠。
1.3检查风机的润滑机油加注情况。
1.4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通入清水,检查各管道联接处是否漏水,并打开 风机,开通气阀门检查风管是否漏风及电气控制等设施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动作可靠,有无异常噪声。
2、调试工作
2.1待污水注满接触池。
2.2启动风机,打开进气阀门进行曝气并调节好气量(其气水比15:1),一经调好,一般情况下不变动。
2.3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接触氧化池的污水自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池污泥回流靠空气提升,回流量视曝气池活性污泥含量而有所不同且根据沉淀污泥量确定,多余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2.4根据水量把消毒室内的加药装置装入固体氯片,定期进行添加。要求用户在调试设备时购回辅料。
3、设备的正常操作运行
由于污水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合成、分解、反应作用,因此微生物培养直接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效果,生活污水其可生化性好,培养相对比较容易,具体步骤如下:
3.1按正常操作步骤注满接触池。
3.2启动风机,对池内污水进行曝气充氧连续运行6-8小时、停止3-5小时,排掉1/3上清液。
3.3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重新进水,继续曝气充氧6-8小时,停止3-5小时。
3.4如此往复运行,每天进水时间相对延长,经过7-15天后,池内出现明显絮状体或上清液透明时,表明生物菌基本培养成功。
3.5同时也可观察接触池内填料情况,如填料上长出橙黄或橙黑色的一层膜即已培养好生物膜,此时出水清晰,感观较好,此时微生物驯化基本完成,设备可转入正常运转。
3.6微生物的驯化需较长时间,如有现成的活性污泥,则尽量用现成的活性污泥,这样可加快生物膜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