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溶气气浮机基本原理
加压溶气气浮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含有悬浮物的废水。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的溶解与析出来形成气泡,通过气泡与悬浮物之间的附着作用,将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溶气、气泡生成和气泡附着。
di一步,溶气。在加压溶气气浮法中,通常使用的气体是空气。将空气通过气体供给系统,通过泵或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到一定的压力,然后将压缩空气注入到水中。由于压力的增加,空气溶解到水中的量也相应增加。溶解气体的量与压力成正比,与水温和水质有关。在溶气过程中,需要保证水中的气体均匀分布,以提高气泡生成的效果。
di二步,气泡生成。经过溶气的水进入气浮池或气浮槽,由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水中的气体开始析出形成气泡。气泡的生成主要是由于水中存在的微小气泡核的形成和生长。气泡核可以是悬浮物表面的微粒、气体微泡或者化学添加剂的作用。在气泡生成过程中,气泡的大小和数量与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气体溶解度、气体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气泡的直径在20-1000微米之间。
di三步,气泡附着。生成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会与悬浮物发生相互作用。当气泡与悬浮物接触时,由于气泡表面的张力作用,气泡会与悬浮物发生附着。随着气泡上升的速度增加,气泡与悬浮物的接触时间减少,附着效果也会减弱。因此,气泡上升的速度对于气泡附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加压溶气气浮法能够有效地将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在气泡附着的过程中,悬浮物与气泡形成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密度比水大,从而使其在水中上升速度较快,最终浮到水面上形成浮渣。浮渣可以通过刮渣器或其他方式进行清理,从而实现悬浮物的脱除。
结构组成
加压溶气气浮机主要由溶气罐、空压机、回流泵、管路和释放器等设备组成。溶气罐内部通过射流器将回流水和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溶气水。在溶气罐内维持饱和溶解度,并通过释放器的减压释放,形成直径在30um~50um左右的小气泡。
加压溶气气浮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它在废水处理、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水中悬浮物的分离,可以明显改善水的质量,符合环保要求。加压溶气气浮机基本原理
加压溶气气浮机的调试注意事项
1.设备的调试应当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进行,避开显现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或事故。
2.在使用设备之前,需要将设备各个部分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参数设定到合适的范围,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3.在气泵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常常检查气路的畅通性,避开气路堵塞,影响设备的气浮效果。
4.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降低设备故障和损坏的可能性。
应用领域
污水处理: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制革、电镀、纺织、石油、化工、食品等工业领域的污水处理,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油脂等污染物。
饮用水处理:用于处理低浊、含藻类及一些浮游生物的饮用水源,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污泥浓缩:可代替二沉池,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后续污泥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资源回收:用于回收工业废水中的有用物质,如造纸厂污水中纸浆纤维及填料的回收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