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工业机器人成热门产业 从量变渐向质变转型

工业机器人成热门产业 从量变渐向质变转型

2017-06-19 10:05:55来源:新华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智能装备阅读量:34888

导读:当前,上海、安徽、广州、沈阳等 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企业数量超过800个。机器人无疑成为时下热门的产业之一。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当前,上海、安徽、广州、沈阳等 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企业数量超过800个。机器人无疑成为时下热门的产业之一。
 
  工业机器人应用遍及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工信部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机器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卢月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近年来的整合与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行业的发展态势愈发强劲,专业化分工的特点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功能不断拓展。
 
  我国成大机器人市场
 
  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成为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3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到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而中国增势为迅猛,达55%。
 
  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从机器人密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据了解,2014年,我国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只有36,约为平均水平(62)的一半,与2014年韩国478、德国292的机器人密度,差距更大。
 
  “这两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处于国家政策红利、工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人口红利减弱、市场需求增长的机遇叠加期,工业机器人市场得到了平稳快速增长。”广州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林国志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全年累计销售29144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16.8%。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30.9%。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伴随着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都将大幅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说。
 
  机器人结构升级有序推进
 
  传统关节机器人(即机械手臂机器人)需要三类核心零部件:高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其中,高精密减速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也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相对复杂的多关节机器人一直是我国机器人企业的痛点。
 
  具体来看,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可喜的是,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功能更多元化,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态势愈发强劲,专业化分工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当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沈阳新松、广州启帆、安徽埃夫特、南京埃斯顿等一批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同时,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也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日前发布的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销量超过万台,为11756台,同比增长92.7%,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70%,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4%,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宋晓刚分析说,以多关节机器人为代表的六轴机器人占比的上升,表明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正在有序推进。
 
  “近几年,很多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自身的投入研发、联合攻关,都有了很大的技术提升。”林国志告诉记者,虽然部分关键零部件与国外仍存在差距,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与此同时,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参与制造,一方面能解决低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缩小制造业差距,也将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逐步进入制造业的环节。
 
  机器人应用趋向多元发展
 
  2016年,国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成为一大亮点。统计显示,国产机器人首要应用领域依然集中在搬运与上下料,但服务的行业已经覆盖到了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家具、服装、烟草等消费品制造行业的机器人消费量均实现了成倍增长。
 
  “这进一步表现出,我国完备的制造业门类,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宋晓刚分析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过去三年中国都是大的机器人市场,今年这一趋势也有望延续,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机器人产能还将成倍增长。
 
  如今,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机械加工行业、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打磨抛光、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诸多领域中。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机器人功能更多元化,机器人销售结构正在改善,总体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速。”卢月品认为,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正处于爆发期,未来的发力点必须根据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特点,选择细分市场推出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
 
  这一观点与宋晓刚不谋而合。宋晓刚表示,工业机器人的传统应用领域是汽车,上几大巨头机器人企业的产品都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他们没有中国这么全面和细分的制造业门类,他们也不可能熟悉这么多工艺流程,“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此,未来,我们需要一大批了解机器人性能、熟悉细分行业工艺的系统集成商,这是国产品牌可以发力、赶超的方向”。
 
  原标题:工业机器人:从大体量向优品质转变
我要评论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拓斯达2025年一季度注塑机、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收入增长

    拓斯达日前发布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6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8万元,同比下降87.14%。毛利率32,11%,同比增长15.78pct。
    注塑机工业机器人
    2025-04-27 09:59:15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培育30个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0亿级以上企业3家,10亿级以上企业25家,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形成3-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全栈式AI”先锋城市。
    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
    2025-04-17 09:25:04
  • 河北辛集:让特色潜力项目落地生根

    通过产业研究,锚定生态皮革服装、先进钢铁、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现代商贸服务、氢能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等八大战略性产业,策划优质项目,建立企业投资意向数据库,开展产业链靶向对接。
    皮革服装智能装备
    2025-04-16 15:51:5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