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马斯克今年连发奇招 上天之后还将下地入脑

马斯克今年连发奇招 上天之后还将下地入脑

2017-07-24 15:52:17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人工智能3D打印无人驾驶阅读量:60144

导读:在刚刚过去的2017上半年,科技怪咖埃隆?马斯克又连发奇招,建起了两家新的公司。继上天之后,他还将下地和入脑。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科技怪咖埃隆·马斯克在太空探索、无人驾驶、清洁能源领域风生水起,成就斐然。不过,他显然还不满足于现状,在刚刚过去的2017上半年,他又连发奇招,建起了两家新的公司。继上天之后,马斯克还将下地和入脑。 
马斯克今年连发奇招 上天之后还将下地入脑
 
  自2002年创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开始,科技怪咖埃隆·马斯克便在高新技术创业之路上一发而不可收,先后掌管了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与太阳能(SolarCity)公司。三家企业分别在太空探索、无人驾驶、清洁能源领域风生水起,成就斐然。不过,马斯克显然还不满足于现状,在刚刚过去的2017上半年,他又连发奇招,建起了两家新的公司。继上天之后,马斯克还将下地和入脑。
 
  马斯克的创新历程虽然天马行空,但其实也含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主打电动汽车生产的特斯拉,便与提供全面太阳能服务的SolarCity一道构成马斯克清洁能源理想的具体实践。今年诞生的这家志在下地的公司,则是马斯克在交通行业的一次扩军。
 
  即使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能够减少人为事故的损失和化石能源的消耗,但却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无能为力。如何才能缓解出行压力,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也节省时间呢?马斯克看中了3D打印技术,遂于今年5月成立了名为The Boring Company的新公司。
 
  按照马斯克的设想,The Boring Company将要大规模挖掘地下隧道,之后用3D打印技术在这些隧道中建立起地下交通网络。车辆将通过停车位的升降机自动下沉至地下隧道,之后通过隧道内的传送机高速运至目的地附近,车速可达200km/h。马斯克为何要将3D打印作为核心技术呢?除了3D打印能制造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曲线形建筑外,节能无疑也是其被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与马斯克的理念不谋而合。据悉,采用3D打印技术能为建筑行业降低大约60%的建筑成本和80%的人工成本。作为一位实干家,马斯克迅速选定了洛杉矶为实验场,如今已经展开了隧道挖掘工作。
 
  比起下地,马斯克的入脑计划更加疯狂而具有争议性。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以霍金为代表的业界不少人士都预感到人类将面临一场由人工智能引发的严峻危机,进而提出了人工智能威胁论,马斯克也是该理论的支持者。不过,较之于大多数人试图扼制人工智能发展的想法,马斯克的思路截然不同,他打算“以毒攻毒”,在AI威胁到人类之前,先行用AI武装起人类的大脑。
 
  马斯克的这一理念在2015年便初露端倪。那年12月,他与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萨姆·奥特曼联合创建了非营利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目的就是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性。OpenAI认为,人工智能应该是个人意志的延伸。而今年3月被曝光的马斯克的新公司Neuralink则直接把目标指向人机融合。
 
  业界对人机融合领域的探索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外骨骼方面,而马斯克已经直接进军人体神秘的器官——大脑。Neuralink将致力于“神经蕾丝”(neural lace)技术的开发,将微小的脑部电极植入人体,并希望以此大幅度提升人脑的功能,形成人机共生体,从而避免“邪恶独裁者AI”出现的可能性。
 
  此举一出,顿时引发了业界激烈的争论。虽然Neuralink的首款产品可能是治疗癫痫或抑郁症等疾病的植入物,或许会有益于这些疾病的患者,但这远远不能消除人们对于马斯克这一新计划的忧虑:首先,人类目前对大脑还知之甚少,研究成果相当薄弱,贸然给大脑安装人工植入物,其危险性不言而喻;其次,即使这一设想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带来的结果也同样让人恐惧,如果人脑存储的内容可以像电脑里的一样被修改和删除,人类将面临不亚于死亡的威胁;后,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还存在被特定群体和组织利用进而控制全人类思想的风险,《美丽新世界》中集权者利用高科技对人们进行控制的可怕景象或在现实中上演。
 
  一路走来,马斯克的这些大胆想法令其备受争议,同时也在不断创造奇迹。航天、汽车和能源产业取得的成功并不能平息人们对于这位怪咖新动向的质疑,但雷厉风行的马斯克已以超强的执行力大踏步向前。对此,我们即使并不拭目以待,也只好静观其变。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