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共享单车乱象频生 无人驾驶巴士或成交通“真理”

共享单车乱象频生 无人驾驶巴士或成交通“真理”

2017-07-24 16:31:32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巴士自动驾驶阅读量:53134

导读:当带来方便的共享单车,却逐渐成了带来“不便”的“混乱制造者”,我们是否拥有更好的选择呢?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无人驾驶巴士或将成为更合适的答案。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当带来方便的共享单车,却逐渐成了带来“不便”的“混乱制造者”,我们是否拥有更好的选择呢?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无人驾驶巴士或将成为更合适的答案。

共享单车乱象频生 无人驾驶巴士或成交通“真理”
 
  今年以来,色彩缤纷的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蔓延开来。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品牌在全国各地“攻城拔寨”,许多城市道路上一夜之间就齐刷刷放满了某个颜色的共享单车,一眼望去犹如正在被检阅的“士兵”。
 
  然而整洁也于此。虽然共享单车在起初阶段让公众觉得非常新鲜,也的确能够给予大家方便,同时符合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但是,随着共享单车企业开始加大竞争力度,在资本控制下的共享单车开始疯狂涌入城市的大街小巷,乱停乱放以及集中堆放,让原本颇为整洁的人行道等公共区域拥挤不堪。
 
  这样的共享单车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虽然各地政府部门在花力气整治共享单车的乱象,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对共享单车的投放、停放等进行引导规范,但是相关企业却远远不够积极,一面承诺与政府配合加强管理,一面却为了竞争不断继续向道路上“倾倒”新的自动车。
 
  未来一段时间内,共享单车在方便着一些人的同时,也将仍然给另一些人和这个城市制造“不方便”。那么,这个问题有解吗?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行业迎来了风口。各大科技、汽车巨擘纷纷投入无人驾驶领域当中,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船舶,甚至无人驾驶客机等都开始从科幻到现实的转变。
 
  从城市交通而言,公交巴士是一个城市出行需求的主要承担者。正是因为当前公交资源不足、路线配置尚存欠缺,所以共享单车才如此受到欢迎。而随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发展当中,无人驾驶巴士作为商用前景为明朗的细分领域之一,已经走在了一众“兄弟姐妹”的前面。
 
  近日,法国Navya公司开发的一款无人驾驶专用电动汽车在东京展开实际测试。这款自动驾驶巴士名为“NAVYA ARMA”,可通过摄像头检测到障碍物,根据预设的路线行驶。
 
  据巴士的所有者、软银集团旗下的“SB DRIVE”称,瑞士在2016年就已引进该巴士作为公共交通工具。
 
  除此外,欧美及新加坡等多国都已经开始开展无人驾驶巴士的测试,可谓进展迅速。不少城市更是在大学等封闭区域开始进行无人驾驶巴士的试运营,商用化进程之快可见一斑。
 
  虽然就目前而言,无人驾驶巴士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距离大规模普及还为时尚早。但是无人驾驶巴士相对共享单车而言,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
 
  首先,无人驾驶巴士与共享单车同样作为“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拥有更大的承载能力,一次能够运送十几位乃至更多的乘客;其次,无人驾驶巴士大多采用电动汽车作为载体,同样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且,在未来大规模实现无人驾驶化的前提下,无人驾驶巴士将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军之一,既缓解了机动车道的拥堵,又不会造成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拥堵混乱。
 
  当然,自动车相对于汽车而言,仍然具备更大的便捷性,但是在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出行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自动车的重要性已经不再如往昔一般。无人驾驶巴士等无人驾驶车辆在提供绿色出行、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和城市环境。
 
  共享单车作为过渡,或仍将存在一段时间,但是有序的城市依然会是公众的追求,无人驾驶巴士等无人驾驶车辆,甚至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直升机等都将颠覆现有的交通体系。而面对更好的选择,我们不用再顾此失彼。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