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结构相似而功能不足 3D打印器官研究遇瓶颈

结构相似而功能不足 3D打印器官研究遇瓶颈

2017-08-01 15:31:3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3D打印大脑3D打印器官生物3D打印阅读量:58094

导读:除3D打印骨骼外,其他3D打印器官和组织鲜少被临床医学界接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结构相似而功能不足。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目前除了3D打印骨骼已有不少成功的人体移植案例外,其他3D打印器官和组织鲜少被临床医学界接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结构相似而功能不足。假以时日,这一瓶颈终会被突破,3D打印将掀起再生医学的革新浪潮,让更多病患重获新生。 
结构相似而功能不足 3D打印器官研究遇瓶颈
 
  近日,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研发出一种利用生物墨水3D打印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根据研究人员的介绍,该项技术能够3D打印任何类型的人体组织,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脑组织。因此,3D打印大脑再度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大脑可谓为神秘的人体器官。直至今天,人类对大脑的认知仍十分有限,这个只占人体重量2%的黑箱还包藏着太多的未知。或许与大脑的复杂神秘性有关,目前,在3D打印器官的研究领域中,进展缓慢的大概也是大脑了。
 
  针对人体的生物3D打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3D打印器官模型阶段,此时的所谓“器官”不具有任何生物属性,只是结构上的模仿,多用于术前的参考,加强医患沟通;其次是3D打印活性组织阶段,这时的3D打印成果具有了生物活性,甚至可以植入人体;后一个阶段是3D打印活性器官,其成品可植入人体并代替原生器官实现功能。
 
  3D打印大脑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在阶段徘徊:2015年,一个发烧友的自制3D打印大脑教程风靡开源硬件热站Instructables,那时所谓的3D打印大脑多半是创客们为自己大脑制造的外观模型;2016年,哈佛大学用凝胶制作了一个3D打印大脑,这是一个典型的医疗模型,主要用于研究大脑皮层褶皱形成之谜;同年,为了探索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的病理,伍伦贡大学开始尝试建立3D打印的活性脑组织结构;对于伍伦贡大学今年的新方法是否能成功打印出脑组织,我们只能说是拭目以待。总而言之,业界的3D打印大脑研究对结构的模仿已颇有心得,但却还无法上升到功能复制的层面。
 
  至于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3D打印,则大多进入了第二阶段。具有生物活性的3D打印肝脏、肾脏、卵巢、骨骼、肌肉、皮肤等都已问世,它们或在小鼠等生物体内移植成功并实现相应功能,或被科研机构或企业认可进而成为商业化的被试材料。然而,这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除了3D打印骨骼已有不少成功的人体移植案例外,其他3D打印器官和组织鲜少被临床医学界接受。究其原因,其实与3D打印大脑的困境一样,即结构相似而功能不足。
 
  即便3D打印对原生器官的结构进行了极度逼真的模仿,也难以将其功能一成不变地克隆出来,生命的复杂性正在于此。再者,尽管目前有一些3D打印器官或组织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功能,人们也无法保证其维持运转的耐久度和功能的全面性。更何况,对于3D打印细胞癌变的研究也尚不成熟,我们无法判断这些3D打印产物会否给人体带来更高的癌症威胁。目前,我国仅有四款3D打印植入物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证,足见业界目前对3D打印活性器官和组织植入人体的接受度还很低。
 
  大多数生物3D打印公司并不满足于生产模型和被试材料,普遍以制造可植入人体的3D打印器官为奋斗目标,功能性3D打印生物组织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我们相信,假以时日,这一瓶颈终会被突破,3D打印将掀起再生医学的革新浪潮,让更多病患重获新生。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新生物墨水或将能让3D打印器官实现冷冻储存

    根据所使用的打印材料等因素,3D生物打印组织目前必须在创建后不超过几小时至几天内被植入。
    3D打印器官3D打印
    2021-12-23 09:03:59
  • 植入物3D打印后,量身定制更“贴合”

    自今年1月1日,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试行)》正式实施后,我国3D打印医疗器械迎来了规范化蓬勃发展的新机遇。
    3D打印3D打印医疗
    2020-10-09 13:55:33
  • 3D打印定制仿生手来了!生产仅需10小时

    WMG和华威大学的工程师团队在其他公司的协助下创建了3D打印仿生手,可在10小时内生产。
    3D打印肢体3D打印医疗
    2019-11-20 08:49:59
  • 市场规模超60亿美元 3D打印医疗不止妙手回春

    一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加快商用落地的过程中,与医疗行业实现了深度融合,3D打印技术也在医疗领域得到了新的发展。
    3D打印3D打印器官
    2019-11-07 09:18:56
  • 生物3D打印血管化近端小管模仿人体肾功能

    物3D打印的血管化近端小管的免疫荧光染色,其中近端小管上皮标记物在近端小管通道中以绿色染色,并且血管内皮标记物在相邻血管通道中以红色染色。
    3D打印生物3D打印
    2019-03-08 08:56:58
  • 生物3D打印新品问世 产业发展需三管齐下

    日前,英国科学家通过干细胞中提取研发的“生物墨水”,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人工角膜。这不仅意味着上千万眼角膜疾病患者迎来福音,同时也宣示着生物3D打印产业的快速崛起。
    3D打印眼角膜生物3D打印
    2018-06-05 15:46: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