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谈】“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要重视大众的刚性需求,如健康、出行、安全领域,不能只做‘维生素’,要努力做不可替代的‘抗生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曙光公司董事长李国杰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中科曙光智能峰会上发表演讲。此次峰会吸引了来自政府、学界和企业届的千余名代表,人工智能2.0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峰会核心议题。
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不能只做“维生素”
李国杰院士表示,未来10到15年对经济贡献大的是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目前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机器学习能力已成为新的基础设施需求,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人工智能产业和智能服务的水平。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在峰会上指出,信息环境的巨变、社会需求的爆发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目标的巨变,促使人工智能迈向新一代。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追求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正拓展为人机融合增强系统、群智系统、复杂智能系统,很多对人工智能传统的担忧,可以在这种新目标和新理念的实施下化解。
潘云鹤还指出人工智能2.0的新特征:大数据上的深度学习和自我博弈进化技术等新兴技术将形成大数据智能;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已经萌芽;人机一体化技术导向混合智能;跨媒体推理已经兴起;无人系统迅速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很多声势显赫企业,都纷纷在国家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本区域、本单位的新一代AI发展规划,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番。所以我们相信,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期正在不可阻挡地到来。”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契合了当下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不仅能充分满足个体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同时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未来它甚至会超越人对社会的理解,达到实现预测未来的效果。
但历军也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当中,仍有不足。“我们的算法以及应用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我们在核心的微处理器、微处理芯片上,整个通用的编程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在本次峰会上,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发布了“数据中国智能计划”——这是在曙光2015年推出的“数据中国”战略的框架下,继2016年“数据中国加速计划”之后,公司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旨在通过先进、的智能计算,让数据变成智慧知识和智能服务能力,全面布局人工智能。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张德平与中科曙光总裁历军代表双方签署了《有关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技术在青岛的产业化发展与聚集。历军介绍说,依托在青岛设立的“中科曙光研发总部基地”,中科曙光将开展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产品研发。
(原标题: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要做不可替代的“抗生素” 记者 刘诗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