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马化腾:人工智能四要素中首先要解决场景问题

马化腾:人工智能四要素中首先要解决场景问题

2017-10-28 09:33:00来源:捕手志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人工智能场景大数据人才阅读量:36622

导读:移动互联网刚来的时候,不会一家公司刚看到了这个方向,接着移动互联网机会就全部被拿掉了,因为它还是分很多层次和层面的,人工智能也是这样。
  【中国智能制造网 名家论谈】移动互联网刚来的时候,不会一家公司刚看到了这个方向,接着移动互联网机会就全部被拿掉了,因为它还是分很多层次和层面的,人工智能也是这样。


马化腾:人工智能四要素中首先要解决场景问题

 
  一、为什么要关注AI
 
  去年AlphaGo打赢了人类世界的围棋,大家都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了。
 
  我93年毕业的时候,也有一波人工智能热。所以当时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股票分析软件,其中有一个模块是用神经网络算法预测股票的走势。现在听起来好像有点可笑,但当时好像是很有道理的,用人工智能来模拟人的心态以及对市场的心理压力的变化,但很快发现这并不靠谱。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看到了谷歌收购Deepmind后公布的论文,讲了深度学习在围棋中的应用,并开发了AlphaGo。它带来的震动在于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在某一个垂直领域让机器自我学习,能够在它的强大计算后端自己和自己训练,自己还能找出很多规律。
 
  当AlphaGo出来以后,实现了对人类认知范围极大的扩张,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围棋以外的很多领域,比如金融、医疗、病理的检测,如果用计算机后台做出模拟器?我相信通过充分的尝试,就如自动驾驶一样,模拟做各种各样的反馈,机器自然会琢磨出一套理论和经验。如果以后在更多领域能做出模拟器,定义参数自己学习,找到规律的能力将远超我们的想象。
 
  人工智能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期待有本质性的飞跃,比如发现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鸟是不一样的。仿生是某些垂直的领域,可以通过各种参数训练的。
 
  下一步到通用的,再下一步是不是能发现更本质性的原理,智能其实可以超越现在碳基智慧?是不是有其他的元素可以形成更的生命和智慧?这超越了人类现在发现的知识,但这是有可能的。甚至有人还突发奇想说我们现在认识的宇宙就是高智能的生命,用他的量子计算机模拟出来了环境,我们的一切都是模拟出来的,这也是有可能。
 
  二、人工智能发展的四要素
 
  我们具体来看,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应该关注些什么:
 
  1、场景
 
  未来互联网发展,一个要素是「场景」,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场」,再通俗一点就是「市场」,我觉得这是关键的。去思考把技术应用在什么情景下,是不是高频和用户接触?研究院、研发团队,如果没有场景落地、平台业务支持,基本上很难往下走。
 
  从性的角度来说,计算能力和大数据都是可复制的,但是市场和人才是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核心点。就好像今天BAT三家分别在社交、电商和搜索有各自的主战场和场景;滴滴、摩拜有交通出行的场景;微信、支付宝有支付场景;新美大、58,有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使用习惯。
 
  有了这样的战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就可以借助新技术,从而把握先机,否则的话,你空有技术、空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你提供给谁?通过什么渠道给用户呢?所以关键的还是场景。有了应用场景,数据自然会产生,也会驱动技术发展,人才也会随之而来。
 
  2、大数据
 
  一个平台、业务部门里有大量的实际运转数据产生,但这当中有很多是垃圾数据,没有标签、没有人去规划定义、AI也无法学习,哪怕能学习但也有走火入魔的危险。这里面数据的清洗、标签化难度相当高,比较笨的方法就是用人力去清洗干净再让AI去学,这个过程是人机混合的过程。
 
  我们观察到很多AI的大佬们,更关注怎么落地,怎么把毕生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来。我们公司内部的BG之间也在沟通微信、手机QQ的数据能不能用?内部人员也很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数据在身边流动为什么不让人先研究一把,所以现在我们处在内部怎么把数据分享出来的阶段。
 
  还有一方面,用户关注个人因素,就是你不要把我的数据都卖了。这里就关于个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问题,如果数据不进行脱敏,我们也是不能用的。只有先进行脱敏处理,没有人能够通过数据倒推到某个人,这样处理干净才可以谈下一步。
 
  数据要什么模式,清理做什么标签才能给其他的部门,包括外部合作伙伴怎么用?同时也有很多的数据是来自于合作伙伴或者业界的其他公司,他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拿到一堆裸数据不知道怎么用。所以,业界要形成一个标准的互惠互利,走完这个路径还要很长时间。
 
  3、计算能力
 
  这里指的就是云资源,「云」是人工智能的强载体,我在很多场合提到,传统企业的未来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听起来有点拗口,就像是能用短一句话把热的词装在一块,但是实际上它非常有道理。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不可分割的。
 
  「云」可以提供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也是我们目前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强载体。大家看到我们的围棋AI——绝艺,其后台部分全靠腾讯云的支持,如果没有庞大的云计算能力,是不可能实现这种人工智能计算的。
 
  「云化」谈了很多年,但是现在越来越清晰了。很多企业原来是很保守的,希望把数据放到自己的内网上,不想公开。但是我觉得这个狭隘的思想已经过时了。这和过去发明了电一样,要想每一家不用公共的电网,而是在自己的家里搞一个发电厂,这是不可能的。
 
  过去把用电量作为衡量一个工业社会发展的指标,未来用云量也会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用电能来对比「云」,电带来了上一轮的产业革命,而新一代信息能源将会带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我观察到企业向云端迁移的速度在加快。在互联网女皇Marry Meeker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传统数据中心的份额在下跌,更多的份额转向云形态的数据中心。去年这个份额接近五五开,我们相信今年或明年,「云」的比例会超越传统的数据中心。
 
  我想在「云」还没有发展得非常成熟的时候,人工智能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甚至未来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技术发展成熟之后,才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
 
  4、人才
 
  大家知道斯坦福是硅谷创新的发源地,很大的特点就是把科技和商业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尤其是中国去学习的。
 
  虽然说中国没有像国外的斯坦福、哈佛这样的私立学校,更多的还是公立学校,但是我们还是做了很多创新的尝试。腾讯和清华很早就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近期也转向研究人工智能。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尝试来促进科研和产业界结合与创新。
 
  我想说在如今的环境下,产学研需要有一些创新的生态。一年前我参加了香港的Hong Kong X,我们感觉到产学研结合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希望依托香港的化和高校资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有智能制造、人才和生产基地的大环境,做一些事情。
 
  有人给我介绍说,国外在产学研方面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说在波士顿附近有一个奥林工程学院,这个学院很特别的,学生一进来就打破传统院系专业,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与企业合作,让学生通过做项目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
 
  另外,MIT近也有一个叫「引擎」的计划,通过一些学校的基金,鼓励学生把想法变成一个现实,把一些样品变成商品,这是个新的趋势。
 
  三、大风口
 
  我上面说过,未来所有企业基本的形态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这是一个大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更加关注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能做什么。
 
  首先,在工程上,围棋AI实现了围棋算法可以打赢世界,除此之外,在医疗方面,可以用人工智能处理医学影像,比如对食道癌进行早期筛查,还有肺的切片、乳腺癌,还有很多需要医学影像分析的领域。通过深度算法,相信AI未来在医疗领域还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人工智能还可以运用到金融等领域,还有我们所理解的机器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商业中的方方面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潮流。
 
  后就是云。在云端怎么更智能、怎么用大数据,这是一个大的风口,但是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时间了吗?我觉得还需要很多基础的东西,包括算法。AI谈了几十年也是在这一年才有这么大的突破,这之后就已经可以很简单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了吗?我觉得未必,这当中差得还是很远的。
 
  像是视觉识别,一个机器怎么可以识别现在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还差很远,更不要说再下一步复杂的操作,但是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我觉得现在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一定会在这方面结合自己的优势和人工智能做一些探索,这也会类似移动互联网一样,是一种新的技术,它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
 
  移动互联网刚来的时候,不会一家公司刚看到了这个方向,接着移动互联网机会就全部被拿掉了,因为它还是分很多层次和层面的,我相信人工智能也是这样。
 
  (原标题:马化腾:解决了AI场景,数据和人才都不是问题 本文发于捕手志,素材来源于中国IT峰会、中国数博会;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2025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重要新规一览

    四月,一系列新规定即将实施,包括《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车联网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等。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02 09:31:36
  • 马化腾最新表态:AI生态还在早期 但AI应用大发展机会已到来

    马化腾认为,AI应用大发展的机会已经到来,各家都在结合生态优势发展AI落地。 他建议“各个行业都应该拥抱这样一个机会。”
    马化腾AI应用
    2025-03-20 10:58:08
  • 马化腾到底有多赚钱!腾讯:去年营收显示日赚5.3亿元

    腾讯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1724.5亿元,经营利润(Non-IFRS)594.8亿元,以21%的同比增速连续第九个季度领跑营收增长。
    腾讯马化腾
    2025-03-20 09:52:59
  • 铁塔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提升自然灾害智能化预警水平

    目前,我国灾害预防面临着监测预警网络不健全、实效性不高、精准性不强,“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亟需建立防灾减灾预警网络,实现“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的目标。
    大数据灾害分析平台
    2025-03-19 10:47:45
  • 淄博市召开大数据系统工作会议暨“三拼三比”动员部署会

    会议指出,2024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全市大数据系统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全市大数据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大数据局的有力指导下,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支撑底座更为夯实,数字淄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3-18 10:07:3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