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融资2亿 3D打印新锐Carbon何以迅速崛起

融资2亿 3D打印新锐Carbon何以迅速崛起

2017-12-31 08:45:4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Carbon3D打印公司阅读量:57103

导读:4100万美元,1000万美元,1亿美元,8100万美元,2亿美元……这是3D打印新锐Carbon华丽丽的历次融资额。4年之间,Carbon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4100万美元,1000万美元,1亿美元,8100万美元,2亿美元……这是3D打印新锐Carbon华丽丽的历次融资额。依托研究型高校,拥有技术与管理人才,大力吸纳其他先进技术成果,积极推广产品试用模式,谨慎选择技术授权对象,多种因素铸就了Carbon迅速崛起的奇迹。 
融资2亿 3D打印新锐Carbon何以迅速崛起
 
  4100万美元,1000万美元,1亿美元,8100万美元,2亿美元……这是成立仅仅4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3D打印公司Carbon华丽丽的历次融资额。这笔新的2亿美元D轮融资就发生在2017年12月,投资者中不乏GE、阿迪达斯等制造业巨头。
 
  年轻的Carbon已然展现出宏伟抱负与高远目光,它表示计划运用这笔巨额资金来加速追踪其扩张计划和产品路线图,并帮助客户实现大规模数字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
 
  近几年,3D打印初创企业层出不穷,Carbon是如何脱颖而出、迅速崛起的呢?
 
  技术立身,一出手便震撼业界
 
  与很多科技公司一样,Carbon走的也是技术立身的道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是美国研究型学府——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而Carbon的核心技术则是连续液面制造(CLIP)。
 
  在增材制造产业,“大规模”和“高速度”是业者竞争的两个关键点,而连续液面制造解决的正是大批量快速生产的问题。它的速度是现有增材制造技术的25至100倍,提升了一到两个量级,在不少情况下堪与传统制造业媲美。
 
  连续液面制造一经公布便在3D打印行业引起轰动,Carbon也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变成备受关注的产业新星。
 
  积极吸纳其他先进技术发展3D打印
 
  增材制造产业的佼佼者普遍视野宽广,并不埋头只管3D打印,还十分注重吸收其他技术成果。Carbon也是如此。
 
  2016年4月,Carbon发布了首款商业3D打印机M1。除了具备强大的连续液界面制造功能,M1还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远程诊断、协助优化等服务。
 
  2017年1月,Carbon又与跨国软件技术公司Oracle达成合作,集成OracleCloud,将云服务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此外还建立互联网数据库,允许用户进行资源共享。
 
  2017年11月,Carbon发布新版本的3D打印软件,其中包含了基于云计算的有限元分析支持的强大工具,用于提高设备的一次性打印成功率,减少后处理。连续液面制造只是大规模快速3D打印的基础技术,而云计算、传感器等则增加了大规模生产的质量保障。
 
  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不可或缺
 
  人才对于公司的意义不言而喻,Carbon虽然成立未久,但其技术与管理人才却都是各自领域内经验丰富的专家。
 
  技术方面,Carbon的掌舵人之一是DeSimone博士,他此前是北卡罗莱纳大学化学教授,同时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医学研究院三大学术机构。2017年9月,DeSimone荣获美国学界重要奖项Heinz奖。
 
  管理方面,2015年6月,Carbon获得福特前CEO Alan R. Mulally的加盟。 Mulally在福特期间被誉为奇迹创造者,他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英国工程院院士,自2014年起担任美国航空学院航天基金会主席。
 
  2016年4月,杜邦公司前董事长兼CEO Ellen J. Kullman又加入Carbon董事会。Kullman是化工巨头杜邦二百年历史中首位女性CEO,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委员会联合主席。
 
  产品未上市先试用,提前收获用户认可
 
  早在2016年正式发布商用3D打印机之前,Carbon便将产品交给一些客户试用,获得了提前认可,为产品推广积蓄力量。
 
  2015年6月,Carbon将其设备交给美国公司Legacy Effects试用,该公司用这款新品制作了部分影视道具。而这些道具终又用于一家保险公司的商业广告和大片《终结者:创世纪》,从侧面为Carbon的新品做了宣传。此外,福特也获得了Carbon的试用机,用于其3D打印研究项目,提高概念设计与实际产品之间迭代速率。
 
  大企业纷纷伸来橄榄枝
 
  先进且实用的技术、备受好评的试用体验让Carbon在业内树立起良好口碑,大型企业纷纷向其伸来橄榄枝,这也进一步提高了Carbon的度,加快了其发展进程。
 
  2016年3月,柯达与Carbon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携手开发3D打印材料。柯达此举无疑是要抓住Carbon革命性的连续液界面制造技术带来的机会。
 
  Carbon的产品研发也切实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们着想。2017年3月,Carbon推出连接制造单元操作系统,能以任意规模重复制造终端用途CLIP零件,从而使产品开发周期不再需要设计、原型、工具等环节,满足了宝马、通用等合作伙伴的生产需求。
 
  2017年4月,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也与Carbon达成合作,双方一同致力于3D打印鞋的研发。利用Carbon的技术,阿迪达斯的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大限度简省了设计流程和原型设计等步骤,直接进行生产。
 
  选择的公司进行技术授权
 
  Carbon的连续液面制造技术获得众多业者青睐,不过在进行技术授权时,Carbon选择的都是业内的企业。谨慎的态度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3月,Carbon宣布将把该技术授权给四家企业,其中两家是广为人知的3D打印提供商CIDEAS和Sculpteo,另两家则是的工业制造商The Technology House 与WestStar Precision。
 
  2016年8月,Carbon宣布增加两个3D打印服务公司——Dinsmore和Midwest Prototyping。其中,Midwest Prototyping是全美大的3D打印服务机构。而 成立于2002年的Dinsmore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通过引入Carbon的CLIP技术,Dinsmore将突破原有的原型和设计服务业务,加速推向市场,吸引新客户群。
 
  依托研究型高校,拥有技术与管理人才,大力吸纳其他先进技术成果,积极推广产品试用模式,谨慎选择技术授权对象……从技术到服务,从硬件到软件,Carbon无不追求,精益求精,因此成就了这家3D打印新锐的崛起奇迹。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