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能制造“深入人心” 全力提升心脏病患者安全感

智能制造“深入人心” 全力提升心脏病患者安全感

2017-12-31 09:26:43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慧医疗阅读量:55397

导读:有了人工智能的高准确率预测、传感器的实时监测、3D打印的“贴心”照顾和无人机的及时救助,心脏病患者的安全感会越来越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心脏是人体中少有的不会被癌症侵扰的器官,但是心脏病却同样致命。由于发作迅速,它甚至比癌症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更大。有了人工智能的高准确率预测、传感器的实时监测、3D打印的“贴心”照顾和无人机的及时救助,“心魔”将不再难治。 
智能制造“深入人心” 全力提升心脏病患者安全感
 
  前段时间,小编曾为大家介绍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为癌症治疗所做的巨大贡献。心脏是人体中鲜有的不会被癌症侵扰的器官,但是心脏病却同样致命。由于发作迅速,它甚至比癌症给人类造成的威胁更大。那么,对于心脏病防治,智能制造又能做些什么呢?
 
  以人工智能预测心脏病发病率
 
  2017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在其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中,使用四种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英国近三十八万名患者的电子医疗记录,寻找心脏病发病模式。结果显示,这些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心脏病发作的准确率全部优于人类医生的传统诊断。
 
  用可植入传感器监测心脏状态
 
  2014年,美国西安大略大学开发出一种可植入装置,用来检查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状态。这是一款由3D打印的无线可植入系统集成的血压传感器,可以作为心血管压力监视器。该设备身材迷你,体积不到3立方厘米,重量刚过4克,在很小的实验室老鼠身上也能顺利植入,有望投入人体测试。
 
  将3D打印活性心脏组织用于药物测试
 
  2016年,澳大利亚悉尼心脏研究所研制出一台能打印人类细胞的生物3D打印机,而由它打印而成的心脏组织具有活性,可用于修复心脏组织损伤。除了制造可植入的心脏组织,这台打印机还能制造用于测试特异性药物的生物组织,材料则取自患者自身细胞。这种人工组织让药物测试工作方便许多,而患者本人也不必再直接参与试验了。
 
  用无人机运送除颤器救助突发病患
 
  近,瑞典医学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无人机运送易于使用的急救套件,争取心脏病发作后的关键干预时间,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几率。该国的无人机测试结果显示,无人机将心脏除颤器送至病患身边的时间比救护车到达病人所在地点的时间平均快16分钟。
 
  3D打印多角度助力心脏病手术
 
  制作心脏植入物修补“破碎的心”
 
  2017年,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研发了一种3D打印自扩张可生物降解支架,该产品适用于微创手术,能支持狭窄或微弱的病变心脏动脉,尤其是儿童的心脏动脉。这种支架是用可被人体吸收的聚合物制成的,极高地提升了身体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也于今年创建了一种革命性的的生物3D打印补丁,能够帮助治愈心脏病发作后的瘢痕性心脏组织,可谓治疗心脏病发作后组织损伤的一大进步。目前该补丁已在小鼠身上试验成功,下一步将放到大小与人类心脏相似的猪心脏上开展测试。
 
  制作手术工具加速患者恢复
 
  英国Sutrue科技公司近借助金属3D打印技术对手术器械的设计进行了优化,拓展了金属3D打印在微创心脏手术缝合器和心脏稳定器制作中的应用。Suture研发了一款自动心脏手术缝合器,医生可以用它快速而地缝合伤口,缩短手术时间,获得良好的缝合效果,加速患者康复。
 
  打造生动模型加强医患沟通
 
  对于大多数医生而言,让心脏病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都是个难题,因为他们缺乏直观的图像以解释晦涩的术语。就此问题,荷兰一支创新团队于2017年开发出一款名为Heartbits的工具。它能通过虚拟3D模型和实体3D打印模型直观地展示心脏缺陷,从而加强医患沟通,让病人轻松掌握自身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有了人工智能的高准确率预测、传感器的实时监测、3D打印的“贴心”照顾和无人机的及时救助,心脏病患者的安全感会越来越高。随着更多智能制造技术深入人心,“心魔”将不再凶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