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货架风口不再,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无人货架风口不再,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2018-05-24 16:03:08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无人货架阅读量:57002

导读:行业乱象的频发、资本的持续观望导致无人货架发展遇阻,如何才能重新唤醒行业风口?如何才能让企业实现盈利?这都急需无人货架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行业乱象的频发、资本的持续观望导致无人货架发展遇阻,如何才能重新唤醒行业风口?如何才能让企业实现盈利?这都急需无人货架实现转型升级。
无人货架风口不再,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曾经,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的烦恼,无人货架带来了人们购物的便利,共享模式和无人模式给人们的“行”与“食”需求提供了全新思路。
 
  但是,随着近日小鸣单车的宣告破产,行业如泡沫般破碎之后,解决人们后三公里烦恼的共享商业模式面临转型危机。与此同时,同为昔日风口的无人货架日子也不好过。
 
  风口不再,无人货架积重难返!
 
  无人货架作为2017年的风口,可以说开启了无人零售的先河,但从2015年无人货架初次出现,到2017年品牌林立、市场井喷,再到如今面临不升级就死的尴尬局面,无人货架短短时间便经历了大起大落。“风口来得快,去的也快”,这句话用在无人货架身上再合适不过。
 
  从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无人货架品牌就从40多家缩减到了10来家,行业经历大型洗牌。1月份以来,猩便利、果小美、便利购、七只考拉等负面新闻不断,裁员、撤点、倒闭、合并的声音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行业内恶意竞争现象层出不穷,小e微店和每日优鲜便利购还因为“偷换货架”的事大打口水仗。抢点竞争过程中,你拿我的零食,我撤你的货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各种行业乱象、恶意竞争的出现,直接导致许多小玩家沦为炮灰,中间玩家苦苦支持,头部玩家得势而不得利。
 
  导致无人货架领域如此局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
 
  首先,行业内企业疯狂抢点和扩展,但却重数量不顾质量。疯狂的点位抢占和网点扩展,带来的是货损、补货成本的增加,给每个点位的发展带来沉重成本压力。而点位场景和质量的忽视则带来资金投入的浪费。
 
  其次,资本巨头迟迟不入场,行业格局始终无法定型。每当风口来临,泡沫四起,能决定赛道生死的往往还是巨头。一直以来,无人货架领域都还只是小资本间的小打小闹,阿里、腾讯、京东等企业虽然都有对自己的无人零售发展进行布局,但在无人货架领域依然处于观望态势,这就导致多数企业终融资困难又无人接盘,终黯然退场。
 
  转型升级,智能货柜能否带来转机?
 
  时至今日,在风口消失、资本更加谨慎的情况下,无人货架进行升级转型可能是谋求更好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智能货柜”目前被认为是无人货架转型的形态。
 
  今年3月初,便利蜂便宣布将无人货架升级为智能货柜,他们认为智能货柜可以减少90%以上的货损问题,节约维护成本。
 
  智能货柜作为集成了标签识别、重力感应、人脸识别等多样技术的无人货架,其在质量和功能相比传统无人货架有显著的提升,同时摄像头、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企业对货柜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原来恶意竞争中的种种乱象产生。
 
  不过,智能货柜依然面临着一定问题。首先,智能货柜给企业产能提出要求,以目前企业拥有的产能来说,并不足以支持智能货柜进行的扩张与运维。其次,各种高新技术的集成,决定了智能货柜注定价格不菲,这给企业增加了更多的技术和产品成本。后,因为目前各种技术都还未足够成熟,可能还无法满足智能货柜的大批量使用,在实际使用效率上来说也会大打折扣。
 
  虽然转型中依然问题不断,但无人货架积极寻求升级的决心,赢得了市场正面的反馈。不少人仍旧看好无人货架的市场潜力,相关数据也显示,2022年无人零售用户规模和零售规模将分别达到2.45亿人和9500亿元,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如今的情况是市场依然健在,资本仍在观望,如果无人货柜能够通过转型升级重新开启新的风口,届时观望的资本也定会源源不断的涌入,有了资本的支撑和巨头的开路,未来无人货架的发展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