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购置补贴政策不停歇 植保无人机市场或迎新增长

购置补贴政策不停歇 植保无人机市场或迎新增长

2018-06-20 08:37:39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阅读量:52914

导读:为了推动植保无人机加速普及,响应业内人士呼吁,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措施。近日,吉林省发布了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实施意见,成为新一批开展补贴试点的省份。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为了推动植保无人机加速普及,响应业内人士呼吁,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措施。近日,吉林省发布了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实施意见,成为新一批开展补贴试点的省份。

购置补贴政策不停歇 植保无人机市场或迎新增长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传统农业日益走向衰落,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加速。同时,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规模化趋势愈发凸显,让落后的人力喷洒农业方式也逐步被淘汰,各国对于新型农业植保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在这样的背景下,植保无人机应运而生。
 
  资料显示,美国、日本是农业航空应用技术成熟的国家。美国已形成较完善的农业航空产业体系、政策法规以及大规模运行模式。日本则是早将小型单旋翼无人机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其60%的水稻田采用无人机飞防,近40%的农田植保防治是由无人机来完成。
 
  我国的农业航空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主要用于大田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草原灭蝗、森林害虫防治和防火等领域。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推广起步于2012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市场渗透率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不过,随着植保无人机热度持续上升,无人机植保的新方式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可。无人机植保具备施药效果好、节水节药能力强、省时省力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了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无人机植保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果树、棉花等多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作业,市场需求极为强劲。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全面推广无人机植保,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6月,我国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4890架;2015年底,我国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2324架。此外,据相关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植保无人机的需求量将达到10万架,而无人机植保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或超过40万人。
 
  为了加快推广植保无人机,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快速增长,业内专家建议,国家应当立项研发植保无人机核心技术,规范相关行业标准,并将植保无人机购置纳入财政补贴。在行业人士、植保无人机企业和用户的呼吁下,国家主管部门推出了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措施。
 
  2017年11月,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宣布2017年在浙江(含宁波)、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6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业内期盼已久的植保无人机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年3月,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2020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工作的通知》,特别表明对植保无人机补贴工作继续予以支持,再次释放了利好消息。
 
  近日,吉林省农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试点面向全国植保无人飞机制造商,由植保无人飞机制造商自主向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提出参与吉林省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试点申请;另外,对购置试点产品实行定额补贴,单机补贴额为15000元,单机补贴额度根据情况,实行年度调整。
 
  《意见》特别强调,补贴试点产品起飞全重不得大于150千克,应当有操作人员身份密钥接入装置,并加装有飞行控制芯片、电子围栏、避障系统软件、作业飞行数据实时记录存储设备和施药作业系统,固定标有性产品铭牌和身份标识编码等。
 
  未来,随着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其他补贴政策的相继推出,将为植保无人机的普及和植保无人机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当然,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在达到推广植保无人机的目的后,还是需要植保无人机企业和植保服务商用品质产品、服务来赢得用户的认可。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