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Uber放弃自动驾驶卡车项目 背后有何考量?

Uber放弃自动驾驶卡车项目 背后有何考量?

2018-08-06 16:11:3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关键词: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卡车阅读量:55342

导读:日前,美国打车巨头宣布发起自动驾驶卡车项目,转而将所有资源聚集于自动驾驶乘用车的研发上。从前景喜人到戛然而止,Uber这番抉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日前,美国打车巨头宣布发起自动驾驶卡车项目,转而将所有资源聚集于自动驾驶乘用车的研发上。从前景喜人到戛然而止,Uber这番抉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Uber放弃自动驾驶卡车项目 背后有何考量?
 
  据外媒报道,美国打车巨头Uber近日宣布,将终止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项目。该公司先进技术团队负责人埃里克·梅霍费尔在一份声明中称:“Uber决定专注于自动驾驶乘用车的研发!”消息曝出后,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突然放弃离正式商用近在咫尺的自动驾驶卡车项目,Uber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此前,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过程中,卡车被视为首要商用场景之一。一直以来,卡车都是运输业的主力,运输压力巨大,在卡车司机紧缺的情况下,自动驾驶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而且,由于自动驾驶卡车主要在高速公路行驶,面对的路况要相对简单,这有利于其加速商业化部署。
 
  正是看到了自动驾驶卡车光明的未来前景,Uber才斥资6.5亿美元收购了Otto公司,开始推动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发展。不幸的是,在踌躇满志两年后,Uber终却主动放弃了这个热门的项目,让许多人大呼“万万没想到”!
 
  往事如烟:“祸根”深埋
 
  2015年,Uber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展开合作,顺利获得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入场券”。2016年,Uber宣布收购前谷歌工程师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和前谷歌地图产品负责人利奥尔·罗恩创立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Otto,正式涉足自动驾驶卡车业务。
 
  业内专家认为,自动驾驶卡车的发展将能够大幅提高货物运输行业的安全性。以往,由于疲劳驾驶、操作失误等人为原因,道路交通事故总是难以避免。而自动驾驶技术则可以规避人类的错误,同时还能降低人力成本投入,并提升运输效率。
 
  也正因此,Uber的自动驾驶卡车项目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该公司也一举成为自动驾驶行业中的佼佼者。收购Otto之后没多久,Uber就接到了百威啤酒的货运订单,成功依靠自动驾驶系统完成了50000罐啤酒的运输任务。
 
  虽然收购Otto为Uber铺平了发展自动驾驶卡车的道路,但是也为此后和Waymo的纷争埋下了祸根。众所周知,Waymo作为谷歌的兄弟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堪称是实力强劲的“领头羊”。而Otto的创始人都来自谷歌不说,其中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更是Waymo的前员工。
 
  2017年,Waymo对Uber发起诉讼,指控莱安东尼·万多夫斯基窃取了Waymo的技术机密。在经历长达一年的官司纷争后,Uber以巨额赔付、不得使用相关技术的条件和Waymo达成了和解,可谓元气大伤。这也导致了Uber自动驾驶业务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Uber不仅前期的投资遭受损失,还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赔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Uber CEO卡兰尼克、焦点人物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和利奥尔·罗恩等也相继离职。对于Uber而言,此时剥离自动驾驶卡车业务,不得不为。
 
  未来难料:情理之中
 
  在收购Otto上引发的一系列纷争,显然不是Uber放弃自动驾驶卡车项目的原因。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愈发迅速,道路测试与试运营加速推进,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已经出现了多起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自动驾驶安全问题成为热点的情况下,Uber却撞到了“枪口”上。2018年3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一位突然穿越公路的行人被正在进行路测的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击身亡,瞬间将这家刚刚走出官司纷争的企业再度推上风口浪尖。受此次事件影响,Ube不得不暂停了北美地区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活动,并解雇了300多名备份司机。
 
  另一方面,Uber作为一家处于上升期的共享出行公司,必须要为投资人负责,实现长期盈利。但是,Uber在发展自动驾驶汽车以来,已经“烧掉”了规模庞大的资金,如果继续保持自动驾驶乘用车和自动驾驶卡车两条“战线”,高昂的研发、推广费用显然已经难以为继。
 
  对于Uber来说,出行业务才是其核心所在。因此,在重重困难之下,一旦要做出取舍,Uber选择自动驾驶乘用车,而放弃自动驾驶卡车,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没有了自动驾驶卡车项目的负担后,Uber将能够重新分配、利用所有资源,聚焦自动驾驶乘用车的发展,以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守住核心战场。
 
  Uber的选择难言对错,这只是其在目前条件下,为合适的做法。其实对于所有参与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企业而言,Uber的一路历程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在通过收购获取技术来加速业务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避免陷入与其他公司的纷争当中;其次,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商用的过程中,要以安全为要义,不能操之过急;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及商业化应用耗资巨大,千万不要胃口太大或者野心太强,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细分领域,并重视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