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近些年来,随着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带量采购等措施的推动,药企很难开展销售之外的一些业务,这使得国内制药企业不得不重塑业务格局,有不少企业聚焦优势领域,逐渐出售不算强势的业务领域。而跨国药企面临药即将到期、新药研发受阻等诸多压力,剥离非核心业务也成为跨国药企巨头的共同选择。
医药格局生变 药企聚焦优势领域开始“瘦身”
通用电气
2月25日宣布,同意以214亿美元的价格向美国丹纳赫公司(Danaher)出售生物制药业务(GE BioPharma)。
通用电气发表的声明显示,被出售的生物制药业务是通用医疗(GE Healthcare)业务板块的一部分,其主营业务是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工艺开发和生产制造流程中的仪器、耗材及软件产品。2018年,该业务部门营业额约为30亿美元。
拜耳
2018年11月29日,德国制药和农用化学品巨头拜耳公司宣布,出售旗下部分业务。据悉,拜耳出售或剥离了动物保健、作物科学、消费者健康三大业务板块。
辉瑞
早在2017年10月,辉瑞就计划将旗下消费者保健业务以拍卖形式进行出售。
辉瑞在2018年年中继续剥离保健品业务的同时,对公司业务板块进行调整,重组为三大业务:创新药品业务、仿制药、成熟药品业务以及健康药物业务。
诺华制药
2018年,诺华制药宣布,有意将分拆旗下眼部护理业务——爱尔康(Alcon)的计划,并实施5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剥离计划将有助于诺华和爱尔康完全关注各自的增长战略。
阿斯利康
2018年6月22日,绿叶制药收购阿斯利康思瑞康及其缓释片的51个国家及地区的业务一事,顺利通过投票表决。
公开资料显示,思瑞康及其缓释片是具有抗抑郁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由阿斯利康研制。
此次阿斯利康卖掉神经系统产品思瑞康,也是把重心聚焦于肿瘤、心血管、肾病、代谢以及呼吸等重要治疗领域,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和关注核心产品研发等领域。
现代制药
2018年12月21日,现代制药发布公告,同意控股子公司青海制药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青海制药厂45.16%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青药集团均不再持有青海制药厂股权。
公告内容显示,青海制药厂的经营范围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原料药等产品的制造、销售,是国家定点生产麻醉药品的厂家。
据现代制药此前公告披露,近几年来,青海制药厂一直处于盈利状态。2017年的年报显示,由于国家对含麻制剂和易制毒药品的管控持续加强,青海制药厂的主要产品盐酸可待因、复方甘草片等管制产品销量持续低迷,产能利用不足而使停工损失增加,使得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未产生实质性改变。
可见,现代制药出售自身的麻醉业务,旨在完成自身的资源整合。
(原标题:医药格局生变 药企聚焦优势领域开始“瘦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