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拯救濒危动物,智能科技能为动物保护做什么?

拯救濒危动物,智能科技能为动物保护做什么?

2019-08-13 12:01:03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阅读量:48739

导读:如今,濒危动物越来越多,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生产和延续,人们开始采用AI、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装备,助力动物保护行动。
  大家还记得在围棋界大杀四方的阿法狗吗?近日,有消息称其背后的研发团队DeepMind正在加入用AI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是不是对他们的新作很期待?
 
  据了解,为了保护野生动物,DeepMind与生态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合作,开发了一款研究动物行为的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检测、识别并计算出相片中的动物,准确率基本做到了与人类标签员一致。
 
  那么,DeepMind为什么要开发并训练出这样一个人工智能呢?原因是为了帮助科学家更的开展动物保护研究工作。
 
  原来,该系统投放的坦桑尼亚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近年来在农业、偷猎、气候异常等人类影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当地物种正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继续生存。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在不干扰日常活动的情况下用敏感摄像头拍摄了数百万张动物的照片。
 
  但这些照片由于数量过于庞大,识别、鉴定和统计其中的动物工程相对庞大,费时费力的同时导致研究迟迟不能有效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DeepMind特意开发出了这款能够自动检测和识别图片中动物的人工智能系统,帮助动物保护研究科研活动能够早日开展。
 
  由此可见,AI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确有独到之处。
 
  人们常说,动物是人类好的伙伴,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实动物正在遭受生存威胁而濒临灭绝。以我国东北虎为例,从1890年到1930年,40年间野生东北虎数量从2000多只减少到了400余只,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野生东北虎基本已处于灭绝边缘。
 
  在如此局面之下,借助科技的力量改变野生动物生存现状,撑起野生动物保护的一片蓝天十分有效果和价值。除了上面提到的利用AI识别野生动物之外,近年来人们还利用AI预测野生动物行动轨迹,通过AI预测和预防人类偷猎,这些都给野生动物保护带来了极大帮助。
 
  对于AI来说,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主要能够展现出三方面的价值。其一是帮助检测和统计野生动物数量、物种和类别;其二是预测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的行进轨迹;其三是预测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偷猎等行为。通过从助力科研、实时监测、安全预警等方面出发,AI为野生动物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围墙。
 
  当然,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能够获得应用的技术并非只有AI一种,机器人和无人机同样能够展现巨大价值。
 
  在2017年的时候,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就曾宣布利用无人机保护考拉。他们应用无人机和自动化成像技术搜寻考拉并计算其数量,将数据分析和自动识别相结合,更加的定位和掌握了考拉族群的动态与情况,给当地的生态和动物保护提供了重要帮助。
 
  而对于机器人来说,目前不少科学家也在将仿生机器人用于野生动物环境监测和保护之中。比如由麻省理工所研发的仿生鱼,便被用于协助观察海底的生态,它能够像真正的鱼一样在海中悠游,透过声波来操控,让科学家能对海底有更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助力相关的科研进行。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出现,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更加先进和丰富的手段,它们都有效推动了动物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其中,重要的便是技术和装备应用过程中不能对野生动物造成影响。此前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只小熊受到无人机的惊吓而失足坠落悬崖,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由此我们可知,动物保护不单单只需要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加持,更要妥善的应用这些技术和装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对动物的“保护”。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