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AI很忙!除了测温和消毒,它还得痛击“谣言”

AI很忙!除了测温和消毒,它还得痛击“谣言”

2020-02-19 11:01:34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 关键词:AI阅读量:55838

导读:面对火上浇油的谣言,非常时期我们该如何辨别?又该如何打击和惩治呢?或许,人工智能技术值得我们信赖。
  造谣者古来有之,人人深恶痛绝!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今谣言更是纷纷上网,造谣再也无需成本,这无疑加剧了网络谣言的猖獗。
 
  在平时,人们已经饱受“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之苦,而在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有关谣言更是层出不穷、打击不绝,令管理者和普通网民头疼不已。
 
  那么面对火上浇油的谣言,非常时期我们该如何辨别?又该如何打击和惩治呢?或许,人工智能技术值得我们信赖。
 
  疫情期间,谣言比病毒还可怕!
 
  当前,疫情肆虐,我国各地都在联手抗击疫情。众多坚守在一线的医疗、官兵和志愿者们,纷纷挺身而出、奉献自我,为这场抗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总有一些人背道而驰、哗众取宠,他们利用网络造谣疫情实况,企图获取关注和流量,给本就艰难的防疫工作再度增添了难度。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打着“科学”旗号的流言接连闯入人们视线。什么“盐水漱口能预防感染”“吸烟能抗病毒”“喝高度白酒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等流言纷纷四起;同时,诸如“放烟花、等雪来、多戴几层口罩”等所谓预防的“秘方”也是屡见不鲜。
 
  这些看似科学的“流言”,其实根本站不住脚!据有关专家表示,其中大部分的谣言都禁不起深敲,他们只是单纯利用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很多谣言明眼人都能轻易看出破绽,就比如“吸烟能抗病毒”之类。但在非常时期,这样的谣言却很具有传导性和杀伤性,一旦防治不当,就会对全社会带来危害。
 
  鉴于此,这段时期针对网络造谣的惩治,各地都丝毫没有懈怠。1月23日,重庆有人在朋友圈散谣“地区出现管制和警力封锁”,便遭当地警方行政拘留;1月24日,永川一人断章取义编造、散播谣言,造成恶劣影响,也被警方行政拘留;此外,后续相继出现的一些造谣者,也都被当地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处罚。
 
  目前,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针对造谣者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管制、有期徒刑等多种惩罚,可以说管控力和威慑力已经十足。不过与之相比,如何快速识别、鉴定和追溯谣言,却成为了一大新的问题。
 
  怎辨真假?不妨求助人工智能!
 
  好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给人们避谣提供有力帮助。
 
  众所周知,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进展神速,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价值凸显。依靠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拥有远超于人类的鉴别力、准确度和追踪能力。而这些,应用在谣言防控方面则可谓再合适不过。
 
  比如在谣言识别和洞察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便可以通过对信息源、敏感词和写作者信息等的整理、分析,有效且快速的判断出其中内容是否为标题党、虚假信息或者谣言。一旦确认为谣言,人们便可利用AI的溯源和拦截能力,对其进行彻底追踪、粉碎和防控。
 
  人工智能加入辨谣工作,不仅大大丰富了人们发现谣言的办法和手段,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分辨谣言的速度和准确性,进一步节省了人力资源,让人力获得更加合理的分配与利用。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也给人们治理谣言提供了新途径,在法律严惩之外,技术拦截和打击也正凸显出自己的价值。
 
  截止目前,我国各大企业都已经推出了各自的“AI谣言识别技术”,且渐露锋芒。比如2016年,今日头条便上线了辟谣功能;2017年,腾讯网也上线了校真事实查证平台;同年,微信也推出了辟谣助手小程序;此外2019年,阿里也发布了“AI谣言粉碎机”……
 
  利用这些产品,用户们将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主动拿去搜索查证,一旦被鉴定为谣言便能及时收到提醒,在避免自身收到虚假信息危害的同时,也能及时遏止了谣言的传播。实践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这些新产品对网络空间的清净化、信息筛选的健康化都带来了积极作用。
 
  换句话说,AI技术在洞穿和击破谣言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价值,未来“AI识谣”有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美好。不过回过头来,要彻底根除谣言还是要从根源的人出发,因此笔者还是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从我做起,还社会一片安宁。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加速行业智能化——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成功举办

    4月28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盛大举行。在峰会上,华为以“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为制造行业智能化加速提出实施路径,并分享7大场景20个解决方案,基于自身实践助力智能制造走深走实,推动技术革新成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AI制造业解决方案
    2025-04-29 16:59:22
  • 数据处理速度提升10倍 TDK光学新突破或成AI革命关键推手

    这项名为“光子-电子混合集成技术“的创新,通过将光学信号传输与电子计算单元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半导体材料在数据传输速率和能耗上的物理极限。
    光学信号数据处理AI
    2025-04-16 17:15:57
  • AI 消防新生态:智慧消防多场景应用

    AI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实时决策支持和知识迁移特性,正在消防领域开辟智能化转型的新路径。
    AI智慧消防
    2025-04-13 09:52:32
  •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工作 AI将包揽大部分事情

    在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构想的未来图景中,AI革命将用不足十年的时间完成对传统行业的深度改造。尤其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系统将承担80%以上的常规诊断、药品研发和知识传授工作。
    比尔·盖茨AI
    2025-04-07 11:41:10
  • 辽宁国资“拥抱AI”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辽宁国资“拥抱AI”专项行动启动仪式由辽宁省国资委、省科技厅、省数据局联合举办,带头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AI人工智能
    2025-04-04 09:11:51
  • 曝前Cruise CEO的机器人初创公司筹集1.5亿美元,估值达20亿美元

    尽管The Bot Company尚未推出产品且未有营收,但投资者对其充满信心,这主要源于AI模型驱动的机器人具备学习新任务的潜力,这一前景已引发美国硅谷的广泛关注。
    机器人AI软件
    2025-03-25 14:25: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