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甚至是共享小板凳……2015年开始,各种各样的“共享”业态开始快速兴起,中国共享经济一度突飞猛进,并向诸多细分领域持续渗透,开创出了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片广阔新蓝海。
其中值得一提的,当然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推出,引发了资本的狂欢,各种颜色的单车品牌迅速涌出,并用“烧钱”策略抢夺用户。与此同时,犹如彩虹般的各色共享单车也挤爆了大街小巷,“骑行”似乎成为了一时的风尚。
共享经济且增长且调整
随着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新兴业态兴起,为共享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条件。人们对于分享物品越来越认可,共享经济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延伸,甚至服装、鲜花、厨房等各种意想不到的物品和空间等都被纳入共享的行列。
不仅如此,移动支付的普及也为共享经济带来了巨大助力。近年来,智能手机保有量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以及相当部分的中老年人都用上了移动支付方式。便捷的支付为共享经济的扩张提供了绝佳契机,在移动支付更为普及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也更为引人瞩目。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共享经济直接融资规模为714亿元,同比下降52.1%。
从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住宿、医疗等领域的增长更加凸显。不过,2019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出现了大幅下滑,可以看出共享经济正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洗牌加剧,资本投入更加理性。
另一方面,以往的粗放模式逐步被摒弃,共享经济正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加速转型。例如此前红遍全国、走向的共享单车,就在2019年陷入低谷,市场上仅于少数几家头部企业存活,曾经的行业领头羊摩拜也落了个卖身美团的结局。
2020年共享经济去向何方?
从快步发展到深度调整,进入2020年的中国共享经济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形势呢?
行业人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共享经济领域产生一定冲击。因此,2020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的增长相比2019年,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不过,到了2021年,疫情的影响彻底过去,中国共享经济增速将迎来较大幅度的回升。
具体分析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不同领域会有不同的影响。例如以往火热的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办公等领域,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需求锐减,相关企业不免遭受冲击;而在教育、餐饮、医疗等场景,共享经济获得了更多的机遇,无论是用户还是营收的增长都将迎来较好局面。
即使是陷入低潮期的共享单车,也在疫情期间有所复苏。因为疫情防控的关系,许多医务人员和市民都选择了共享单车出行。特别是在复工复产后,公交的优先级反而落后于单车。近日,美团单车也发布了相关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使用迎来了一轮恢复性增长,用户平均单次骑行时长和距离均有较大提升。
此外,2020年工业制造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将更加凸显,“共享制造”的概念或将在接下来加快走向落地。也就是说,共享经济或将从服务领域向工业领域延伸,推动制造业实现新的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整个共享经济生态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