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工业传感器类型丰富,这六种你了解吗?

2020-08-21 15:16:52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今夕何夕阅读量:41306

分享:
导读:传感器不仅是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同时也是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分析、利用的基础和源头。
  工业传感器是用于各种工业场景如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制造、汽车等工业制造过程中的各类传感器,泛指在工业制造过程能将感受的力、热、光、磁、声、湿、电、环境等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与装置。
 
  部署传感器和传感技术具有多项优势,包括预测性和预防性维护。它们不仅可以确保更快地传输测量数据,还可以提高准确性,从而改善过程控制并增强资产健康状况。新型传感器能够进行有线和无线传输,可从资产和过程提供实时,连续的数据馈送。这使主管人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过程工厂。利用传感器的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连接性,安全性和敏捷性。
 
  一、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发生了相应的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不同将光电效应分为三类: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及光生伏特效应。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池等。
 
  二、接近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是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能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接近传感器是一种具有感知物体接近能力的器件,它利用位移传感器对接近的物体具有敏感特性来识别物体的接近,并输出相应开关信号,因此,通常又把接近传感器称为接近开关。
 
  三、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较为多样。温度传感器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温度计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一般测量精度较高。温度传感器对于环境温度的测量非常准确,可广泛应用于车间、库房、农业、工业等领域。
 
  四、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拿石化行业来说,压力传感器是石化行业自动控制中使用多的测量装置之一。在大型的化工项目中,几乎包含了所有压力传感器的应用:绝压、差压、表压、高压、微差压,以及各种材质及特殊加工的远传法兰式压力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医疗设备市场的发展,对压力传感器在医疗行业中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精度、体积、稳定性、可靠性等都需要加以改进。
 
  五、液位传感器
 
  液位是指密封容器(例如:水箱)或开口容器(水箱)中液位的高低。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经营中,经常需要了解容器内液位情况。部分情况为由于罐体过大、人不方便进入和水箱等容器材料不可透视等种种因素。这时,就需要采用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把容器内的液位信号转化成开关信号或者电压电流信号,然后通过外部电路,直观地让测量者准确知道容器内液位情况。
 
  六、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对象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的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入射的光束经由光纤送入调制器,在调制器内与外界被测参数的相互作用, 使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光信号,再经过光纤送入光电器件、经解调器后获得被测参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工业传感器在体系、规模、产品种类、基础技术研究、工业应用业态创新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但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工业传感器产业自身所存在的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核心元件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相信在攻克相关难题后,我国传感器产业将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智能传感器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实施细则 2024-04-28 10:21:44
为落实《深圳市关于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快速集聚,支持智能传感器企业发展,制定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智能传感器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实施细则》。
国产传感器企业逐步崛起!智能传感器市场迎来增长期 2023-05-12 09:10:20
随着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传感器已成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
一切都与数据有关!建设物联网的主要基础设施 2022-11-15 11:05:21
现代化繁琐的IT基础设施是关键,将系统迁移到云端以便能够充分利用的互联设备也是关键。低延迟和低成本是企业全面拥抱物联网的必要条件,但事实证明很难实现。要实时接收大量数据,需要有坚实的基础设施。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