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回顾了2020年发生的大事,包括植保无人机参与消杀、直播经济大火、《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出台、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结束、农机行业上半年增速超30%等。今天继续回顾大事件:
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已保持在正常年份水平90%以上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支柱性产业,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近三分之二,猪肉价格与消费物价水平关系密切,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事关国计民生。
2020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农业农村部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工作的重大任务,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冲击,推动破解用地难、贷款难等突出难题,压实各方责任,落细政策措施,提前完成今年生猪存栏目标任务。数据显示,至11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已有23个省份提前完成产能恢复任务目标,全国生猪存栏迟至2021年上半年就会恢复到常年水平。
2020农机展顺利召开,效果超预期
2020年受疫情影响,众多线下展会取消或延期。经过多方努力,2020年11月13-15日,2020中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青岛世博城顺利举行。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中外展商1800余家,包括意大利、德国和韩国展团的近百家企业。专业观众达12万人次。80个类别的展品涵盖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设备;30场会议活动,涉及畜牧业、果蔬茶、植物保护、智能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分析、扶贫论坛、农机贸易峰会、机器人大赛、行业年度大奖颁奖、现场演示等内容;同时打造“线上展会”,让观众在云端也可身临其境,主办方还邀请了50家影响力较大的“三农”新媒体“大V”,借力新媒体加强与场外观众的互动,围绕不同展区的头部企业,通过视频、图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向终端用户传播新产品、新技术。总体来说,这场期盼已久的行业盛宴没有辜负行业期盼,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效果。
全国粮食再获丰收
2020年对农业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疫情、洪涝、台风等灾害接踵而至,给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然而,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农业从业人员的不懈奋斗,2020年全国粮食喜获丰收。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克服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多款植保无人机新品发布
11月以来,多家植保无人机企业召开发布会发布了2021款新产品。
2020年11月9日,DJI 大疆农业「聚变」新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 600 位合作伙伴及媒体嘉宾参与到本次发布会现场,共同见证 T30 和 T10 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布。
2020年11月30日,启飞智能在杭州发布了A22(22升)大载荷植保无人机、Q10(12升)植保无人机、AG3 pro全防水高集成飞控以及可适用于16-25升植保无人机(播种机)的多功能机架等新品。
2020年12月7日,汉和航空在江苏溧阳发布新品,包括在充电系统上进行了革新的燃油充电机+电“冰箱”、提供更高效率作业的一体遥控器 RTK打点器 AB-T模式、多场景应用的智能播撒系统以及大载荷植保无人机新品金星30等。
2020年12月15日,2020极飞科技年度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以“农业从此大不同”为主题,围绕构建“无人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发布了多款新一代农业科技产品和应用场景,包括功能更丰富的 R150 农业无人车、全新亮相的两款极飞 P 系列农业无人机、行业创新的极飞 V40 2021 款农业无人机,以及真正可落地的AI处方图技术。
多个省份调整农机购置补贴部分机具补贴额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多年以来,以轮式拖拉机为例,“大马拉小车”和“山寨制造”问题成为限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顽疾,这也反应出了农机工业大而不强、农机化率高而不优的发展短板。而农机主管部门也出台各项措施解决“大马拉小车”等问题。2020年11月以来,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内蒙古、湖北、宁夏、甘肃等十余省份纷纷发布通告,将调整农机购置补贴部分机具补贴额,可以说这对农机行业健康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
(原标题:2020年农机行业事件回顾)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