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秒识破“AI换脸术”,RealAI炼就“火眼金睛”

一秒识破“AI换脸术”,RealAI炼就“火眼金睛”

2021-07-12 09:24:28来源:TechWeb 关键词:AIAI换脸阅读量:24865

导读:几十万年以来,人脸都是识别人类身份信息十分显著的特征。然而,随时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切正在被深度伪造技术所瓦解.
  常言道,眼见为实。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一些使用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制作的换脸视频也在网络上屡见不鲜。这项技术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诈骗、诬陷等罪恶勾当的工具,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威胁。
 
  魔高一尺,如何破解?
 
  在2021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依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的产业化公司——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RealAI),发布了一款能够一秒识别真伪的鉴别神器——DeepReal深度伪造内容检测平台,让“假脸”无处遁形。
 
  一、律之以法
 
  几十万年以来,人脸都是识别人类身份信息十分显著的特征。然而,随时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切正在被深度伪造技术所瓦解。
 
  近几年来,非法利用AI技术伪造他人肖像吸引流量牟利,甚至从事侮辱、诽谤、网络诈骗、色情宣传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例已屡见不鲜。据一家国外机构监测到的结果显示:自2019年以来,深度伪造视频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深度伪造技术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风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也重拳出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总体要求了禁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的方式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声音。
 
  在法律层面,AI作恶要有“紧箍咒”来约束;在技术层面,“魔高一尺”还要有“道高一丈”来抗衡。
 
  二、束之有“术”
 
  “深度伪造技术正在不断演进迭代,亟需采用主动技术防范及预警检测手段。”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核心孵化企业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家渝向记者介绍,该司已研发出了“AI换脸术”的克星——一款破解深度伪造内容的检测产品DeepReal深度伪造内容检测平台。
 
  “门槛低、影响大、变化快”是深度伪造技术的显著特征,且肉眼难以识别,更无法大量检测。
 
  针对如上痛点,RealAI基于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的DeepReal,能够通过研究深度伪造内容和真实内容的表征差异性辨识、不同生成途径的深度伪造内容一致性特征挖掘等问题,快速、精准地对多种格式与质量的图像进行真伪鉴别。
 
  三、检测性能工业级
 
  检测准确率无疑是衡量该平台价值十分重要的指标。
 
  据唐家渝介绍,检测效果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数据集多元化程度和算法可靠程度。DeepReal深度伪造检测平台算法基于大数据量进行训练和测试,截至目前,数据量已达到千万级,数据集已覆盖三大类,包括:学术深伪数据集、网络深伪数据集和自研深伪数据集。同时,通过结合贝叶斯学习框架和深度神经网络,来估计模型在预测新样本时的不确定性。以上,有效保障了DeepReal深伪检测算法的泛化能力。
 
  在测试结果方面,DeepReal在学术数据集和ZAO等主流方式生成的网络数据集中,已达到99%以上的准确率。而在实际应用中,DeepReal的检测准确率也已达到业界前沿水平,远超Facebook此前举办的Deepfake检测挑战赛所公布的较好成绩。
 
  此前,RealAI团队在国际安全极客大赛GeekPwn 2020首届CAAD虚假人脸AI识别大赛上,以显著比分优势夺得冠军;在网信办与公安部共同指导的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大赛”中,斩获“创新之星”奖以及深伪检测竞赛A类奖。此外,DeepReal在深伪相关领域也已发表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十余篇。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超高的准确度,还需要速度来支撑。
 
  DeepReal深度伪造内容检测平台,可实现每帧画面的检测时间仅用时30毫秒。同时,还支持横向拓展与集群部署。检测完毕,平台还支持生成检测报告。
 
  四、AI界的安全之盾
 
  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给个人生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而且随着仿真精度的提升,这种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自成立以来,RealAI就致力于提供安全可控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从根本上增强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信性。据唐家渝透露,针对深度伪造技术的防范,RealAI目前已与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工信安全中心、中国信通院、公安三所等多家机构展开深入的项目合作。
 
  一流企业做标准。此前,RealAI与国家工信安全中心联合制定了我国人脸模型算法自身安全相关的第一个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人脸比对模型安全技术规范》,作为第二编写单位与信通院在工信部网安局指导下联合编制了《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020年)》蓝皮书。此外,RealAI目前也参与包括机器学习算法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以及人工智能合成音视频、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的行业标准等多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中。
 
  唐家渝表示,未来这款产品将在网络虚假内容甄别、人脸资料审核以及影像物证真实性检验等实际应用场景中发挥强大作用,RealAI也将持续迭代技术、打磨产品,和相关单位一起,全力以赴,确保在这场深度伪造的“攻防战”中保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补充资料:
 
  关于瑞莱智慧RealAI
 
  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RealAI”)是依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设立的人工智能企业,致力于提供安全可控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安全、可靠、可信的产业智能化升级。
 
  公司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朱军教授共同担任首席科学家。团队坚持底层创新,敢为人先,基于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从根本上增强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可信性。基于自主可控底层框架,提供一系列AI基础设施平台,为高价值场景智能化升级提供可靠的一站式基础保障。
 
  RealAI致力于建设安全可控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全新的关键应用场景。目前RealAI已经落地于金融、能源、制造、互联网等领域,提供金融智慧风控、智慧理财、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检测与增强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关于深度伪造
 
  “深度伪造”,也被译作“深度造假”,译自英语中新出现的一个组合词Deepfake,是计算机的“深度学习”(Deeplearning)和“伪造”(fake)的组合,出现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时代。它被称作一种合成媒体(synthetic media),是通过自动化的手段、特别是使用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进行智能生产,操纵、修改数据,最终实现媒体传播行为的一种结果
 
  通俗理解,“深度伪造”指的是把图片和声音输入机器学习的算法,从而可以轻易地进行“面部操作”(face manipulation)——把一个人的脸部轮廓和表情放置在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脸上,同时利用对声音的逼真处理,制造出实为合成却看似极真的视频——用以躲避识别、混淆视听、娱乐用户,以及实现其他虚假宣传的目的。
 
  (原标题:一秒识破“AI换脸术”,RealAI炼就“火眼金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加速行业智能化——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成功举办

    4月28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盛大举行。在峰会上,华为以“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为制造行业智能化加速提出实施路径,并分享7大场景20个解决方案,基于自身实践助力智能制造走深走实,推动技术革新成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AI制造业解决方案
    2025-04-29 16:59:22
  • 数据处理速度提升10倍 TDK光学新突破或成AI革命关键推手

    这项名为“光子-电子混合集成技术“的创新,通过将光学信号传输与电子计算单元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半导体材料在数据传输速率和能耗上的物理极限。
    光学信号数据处理AI
    2025-04-16 17:15:57
  • AI 消防新生态:智慧消防多场景应用

    AI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实时决策支持和知识迁移特性,正在消防领域开辟智能化转型的新路径。
    AI智慧消防
    2025-04-13 09:52:32
  •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工作 AI将包揽大部分事情

    在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构想的未来图景中,AI革命将用不足十年的时间完成对传统行业的深度改造。尤其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系统将承担80%以上的常规诊断、药品研发和知识传授工作。
    比尔·盖茨AI
    2025-04-07 11:41:10
  • 辽宁国资“拥抱AI”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辽宁国资“拥抱AI”专项行动启动仪式由辽宁省国资委、省科技厅、省数据局联合举办,带头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AI人工智能
    2025-04-04 09:11:51
  • 曝前Cruise CEO的机器人初创公司筹集1.5亿美元,估值达20亿美元

    尽管The Bot Company尚未推出产品且未有营收,但投资者对其充满信心,这主要源于AI模型驱动的机器人具备学习新任务的潜力,这一前景已引发美国硅谷的广泛关注。
    机器人AI软件
    2025-03-25 14:25: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