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三〇四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一种单光子探测自由空间区段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自由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和半重水(HDO)有距离分辨率的光谱遥感分析。
距离分辨率是指将在距离维将两个大小相等的点目标区分开的最小距离。有距离分辨率的光谱遥感分析就是每间隔一定距离就可以反馈一个检测目标的浓度数值。根据多点数据就可以得到检测目标随距离变化的浓度分布图。
目前大气气体遥感分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主要有差分吸收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激光雷达探测法和太阳光度计遥感法等,各有不同特点,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德优势在于分辨率、高灵敏度、高信噪比、大通量和宽频带。然而获取距离分辨信息对于现有的大气气体遥感分析技术依然是个大难题,只有激光雷达探测法中的距离分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可以在遥感时提供距离分辨信息,但这要求数据反演时需要已知气体光谱线型。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采用光频梳拍频锁定技术,实现探测激光在百纳米光谱范围内的精确波长锁定;研制了高效率、低噪声、大面元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提高激光雷达探测信噪比,不再依赖提高激光器功率和扩大望远镜面积;提出实时补偿技术,通过高速切换、交替发射探测激光和参考激光,实时校正大气气溶胶变化、湍流影响望远镜接收效率、出射激光功率漂移、探测器效率变化等因素。经过多项核心技术攻关,研究人员终于实现了有距离分辨的大气光谱分析。
这项技术已经有多种应用,包括监测温室气体、监测大气原位化学反应和同位素、预警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泄露等。在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这一分析技术进行水平扫描,成功遥感检测到了百平方公里范围的CO2浓度。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之后,开展碳交易、减少碳排放的任务越来越重。这项新技术能够为碳源碳汇的监测和核算提供新手段,从而实现碳中和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原标题:大气遥感分析技术突破 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新支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