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湖南省2022年度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情况通报

湖南省2022年度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情况通报

2023-02-27 11:08:12来源:科技处 关键词:智能运载系统智能网联车阅读量:25500

导读:各创新中心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强化功能定位,完善研发条件,大力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创造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研制一批技术标准,部分先进技术成果实现商业化应用,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引领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日益显现。
  2022年,湖南省“工程机械”领域创建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环境综合治理”等4个领域创建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得认定,“1国家级+11省级”创新中心能力建设成效明显,2022年度考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省功率半导体创新中心荣获“优秀”,示范作用突出。各创新中心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不断强化功能定位,完善研发条件,大力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创造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研制一批技术标准,部分先进技术成果实现商业化应用,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引领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日益显现。
 
  一、全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自主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据统计,2022年全省12家创新中心投入研发经费1.97亿元,建设了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先进封装技术研究实验室、ETCS车载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综合测试平台、机械零部件及材料检验检测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科研仪器设备原值达8.5亿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3家创新中心均建立有院士领衔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创新核心力量进一步加强。
 
  12家创新中心组织实施10项国家级和16项省级科研项目,攻克无线无源传感器、SiC功率模块双面银烧结技术及相关工艺、8英寸集成电路装备验证线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获发明专利授权102件、软件著作权101件,新增申请发明专利74件、软件著作权87件,主导和参与制(修)订4项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7项团体标准,为轨道交通装备、半导体芯片、工业软件等领域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获得786.8万元收入,创新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引领和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安全水平。瞄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重大战略,找准产业链断链点和卡链处,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转移扩散和产业化应用。攻克无线无源传感器、自复位液磁断路器、宽禁带先进降噪材料等5项“卡脖子”技术并实现关键产品进口替代;自主研发低压在线监测系统、板卡式继电器、自供能传感器等12个样机并装车应用,激光清洗/焊接装备、智能运维系统、制储氢一体化设备等6款高新技术产品陆续量产,虚拟轨道智能列车平台率先布局未来新一轮中小运量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国家未来发展赢得先机。与中车株机共建双层动车组关键技术孵化平台,ETCS车载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综合测试平台获得TSI认证,在成功中标欧洲订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制定IEC 61991:2019《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等国际标准,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2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成立湖南国基检测认证公司并获CMA资质,湖南国研交通装备工业设计公司对标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产业专业化发展,株洲国联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在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获批国家先进产业集群并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中发挥积极作用。联合筹建极端力能大科学装置,参与共建湘江实验室、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助力省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建设。集聚50余名知名院士专家和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联盟等多个平台资源,打通政策、创新、产业、资本之间的连接,促进产业集群网络化建设与协同合作。积极参与交通强国发展纲要、203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编制,服务国家战略实施。
 
  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整体能力加快提升
 
  1、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省智能运载系统创新中心建设集研发、仿真、测试、工程化于一体的智能运载系统创新和技术服务双平台,突破和掌握水下运载装备高机动性推进与高精度跟踪控制、道路智能信息化、智能网联车辆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37件、新增申报发明专利23件,推动矿山运输系统、园区物流系统、海洋装备等智能化。省工业技术软件化创新中心突破“工业软件、工业APP研发与管理工具类软件开发”、“物联网智能服务”、“5G轻量级核心网系统”等系列关键技术,获软件著作权47件,构建工业APP全生命周期开发环境,建设的中电云网获评为省内唯一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省机械基础零部件创新中心参与制定4项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研发出齿轮、紧固件等三维协同设计专用软件,机械基础零部件数据库通过机械总院推广应用,完成12大类80种新产品、3种新装备开发,应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
 
  2、重点产业技术基础和服务能力加快形成。省功率半导体创新中心建有科研中试、检验检测平台,可提供仿真设计、科研代工、检验检测等共享服务;拥有高压高功率IGBT芯片及其模块等自主创新成果,有效解决了国内能源电网和输变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芯片、能源电子器件“卡脖子”问题,为我国能源、交通等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省集成电路装备创新中心建设8英寸集成电路装备验证线,国产化率达到95%,拥有Trench MOS和TMBS两大工艺平台,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产品平均良率超过98%,大幅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装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创新中心助力长沙引入华为、舍弗勒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先导区,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66家,推动形成长沙车联网产业良好生态。
 
  下一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使命任务,分类指导和进一步加强全省创新中心建设,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省重点产业链群布局和创建一批省级创新中心,在先进计算、能源电子、永磁动力等省优势领域培育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组织开展创新中心现场考评和交流活动,加快提升全省创新中心整体水平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新能源汽车,赢在“智造”起跑线上

    研究院分析师指出,汽车智造“硬实力”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脱颖而出,同时又成为各家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胜的根基。
    智能网联车新能源汽车
    2024-12-02 14:32:12
  • KargoBot量产车型获准在京开展自动驾驶卡车道路测试

    KargoBot采用的是混合智能模式,由一名司机驾驶着带L2辅助驾驶功能的领航车辆,引领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行驶,来提升中、短、长途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物流运输效率。
    智能网联车自动驾驶
    2023-10-09 13:09:14
  • 智能网联车辆测试规定: “车内无人”违法如何处理?

    在智能网联车辆行业,安全是重中之重。据悉,《规定(草案)》用三分之一篇幅从保险先行、保障群众知情权、完善异常情况处置等多角度设置测用规范,保障公共安全。
    智能网联车自动驾驶
    2023-08-28 11:11:54
  • 低速无人驾驶进入“深水区”

    最近两年,可谓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分水岭。代表着高速无人驾驶的Robotaxi、Robobus行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市场选择,高额的投入、长周期的回报,让资本投入变得愈发谨慎。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
    2023-07-26 11:12:40
  • 速腾聚创与广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6月27日,速腾聚创(RoboSense)与广汽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达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车产业链战略合作,集中产业链优势资源赋能全球汽车智能化变革。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
    2023-06-28 09:43:44
  • 打进核心城区!小马智行在深圳开启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

    5月29日,小马智行宣布获颁首个且唯一一个深圳市级“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测试”许可。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车
    2023-05-30 09:28: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