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行业热议——仿生机器人为何是未来产业?

行业热议——仿生机器人为何是未来产业?

2023-03-04 09:25:25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关键词:仿生机器人浙江未来产业阅读量:26083

导读:仿生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关注对象,占据一定重要地位,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到要优先发展9个快速成长的未来产业,其中仿生机器人作为未来九大产业之一,将开展仿生感知认知、生机电融合、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等技术研究突破与系统集成,强化商用场景和个人、家庭应用场景探索。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也指出,把握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等前沿技术。可见,仿生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关注对象,占据一定重要地位,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何为仿生机器人
 
  所谓仿生机器人,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外部形状、运动原理和行为方式的系统,能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其不仅仅是双足行走的,也可以是四足的、多足的、飞行的、游泳的等等,可模仿动物、植物或者微生物等各种生命体。像经常被谈及的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实则都属于仿生机器人的子集。
 
  “费多尔”仿人形机器人
 
  由于仿生机器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功能各异,其分类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按大方向可分为仿人机器人、仿生物机器人、生物机器人;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外形仿生机器人、行为仿生机器人、功能仿生机器人;按使用环境可分为水下仿生机器人、空中仿生机器人、地面仿生机器人;按仿生程度可分为表面仿生机器人、深层仿生机器人、完整仿生机器人。
 
  BionicWheelBot防蜘蛛机器人
 
  相较于其他种类机器人来说,仿生机器人自身结构、控制过程都较为复杂,可以说其是仿生学和机器人领域各种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所涉及技术包括机构仿生、感知仿生、控制仿生、智能仿生以及材料仿生等。
 
  为何布局仿生机器人
 
  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出席国新办举行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要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陆地军事仿生机器人
 
  在2023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都纷纷提到了对未来产业的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是指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而仿生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中的一个新兴分支,近年来随仿生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领域愈发广泛。高灵活性、强适应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星际探索、军事勘察、资源勘探、水下探测、管道维护、疾病检查、抢险救灾等场景承担着某些复杂、危险的特定任务。毋容置疑,仿生机器人未来必将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仿软体类机器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机器人作为抢占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和焦点,优先布局仿生机器人意味着抢先一步占领发展战略制高点、构建本体竞争新优势,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谁先布局仿生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未来谁就会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势必会加速推动仿生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仿生机器人将如何发展
 
  21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生机器人能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还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虽说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诞生了第一代仿生机器人,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然近几年研究热度不减,进步幅度也更快,目前一直处于‘紧随第一梯队’的位置。有专家学者表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团队在仿生机器人领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科研投入量的增加和大商业环境的推动,未来两三年将产生新的突破。
 
  2022年8月11日,小米发布的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铁大)。
 
  据了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仿生机器人将会执行更多样化的任务,完成更人性化的动作,控制水平也将更加精确化;而当使用场景更加明确后,仿生机器人会朝着更加仿生、更加微型化方向发展,以此来满足多样化的使用场景。譬如在育儿、养老等互动场景下,仿生机器人将和宠物猫狗一样发挥陪伴属性,能够提供情感交流,这或又是一大新型消费市场。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日本川崎重工发布四足仿生机器人CORLEO

    研发团队突破传统轮履设计定式,创造性开发出四足独立驱动系统——每条机械腿配备两组防滑橡胶蹄,通过120°摆动幅度的独立关节,实现媲美山地羚羊的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四足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
    2025-04-08 16:49:59
  • 科研人员模仿蟑螂造了款机器人:每秒能跑45厘米

    受蟑螂的启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经过长达15年的深入研究,成功自主研发了一款名为“昆虫”的微尺寸仿生机器人。
    昆虫机器人仿生机器人
    2024-05-23 09:06:57
  • 人形机器人的尽头是“打工人”?行业掀起了变革风暴

    现如今,人形机器人也开启“打工人”生涯了。前几日,特斯拉表示,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在自家工厂“打工”,“从事”进厂分拣电池工作。
    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
    2024-05-13 16:40:16
  • 仿生蜻蜓机器人:从自然中获取灵感

    仿生蜻蜓机器人翅膀通常由柔性材料制成,如聚氯乙烯(PVC)薄膜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通过精密的设计和控制算法,这些翅膀可以像真正的蜻蜓一样在空中快速振动并产生升力和推进力。
    仿生机器人仿生蜻蜓机器人
    2023-10-18 13:42:27
  • 最新型蜈蚣式仿生机器人有望摆脱传感器依赖!

    当我们摆动腿时,我们的脚会落地并向前移动。但是,在蜈蚣的世界里,如果它们停止身体和四肢的摆动,它们就会立即停止移动。”
    蜈蚣式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传感器
    2023-05-09 09:59:34
  • 大海正在求救!这款仿生机器人将清理全球海洋垃圾

    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他们受水母启发,配置了一个多功能、节能且几乎无噪音的手掌大小的机器人。
    机器人智能系统仿生机器人
    2023-05-05 10:29: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