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降价潮“卷到”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等“九折”促销,千亿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降价潮“卷到”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等“九折”促销,千亿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2023-04-14 08:37:53来源:环保在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汽车制造阅读量:25110

导读:业内人士却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引发新能源汽车本轮降价潮的原因主要还是燃油车的大幅降价,因为这两者本就同享一个市场,价格对消费者选择影响很大。
  2023年年初,由湖北开始,燃油车“价格战”打响,单车降价幅度3-9万元不等,并不断向全国蔓延。截至3月底,国内已有近100款车型加入,范围覆盖自主、合资、独资等。而近期,国产新能源汽车也开始跟进,4月7日,比亚迪旗下海报车型推出购车活动,综合优惠最高达3.1万元,相当于打了九折;10日长安深蓝官宣“品牌周年庆”活动,单车降幅达2万元。
 
  与燃油车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不同,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降价声明中均提及“电池原材料降价”这一因素。据悉,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路走低,到4月12日更是跌出20万元/吨大关,创近一年新低,30日单价累计共下跌19.25万元。其他原料如氢氧化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等均价也都在下滑。
 
  不过,业内人士却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引发新能源汽车本轮降价潮的原因主要还是燃油车的大幅降价,因为这两者本就同享一个市场,价格对消费者选择影响很大。于是,为了避免自身份额缩水,新能源汽车只能选择与燃油车“正面刚”。且近两年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已崛起了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面对“你不降价有的是人降价”的困境,越早布局就越能把握主动权。
 
  “优胜劣汰”趋势明显,整车产商在千亿市场中“卷生卷死”
 
  韩国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规模将快速增长至6160亿美元,比今年预计将达到的规模(1210亿美元)增长四倍。届时,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90%左右,达到8000万辆。
 
  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6.1%。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面升级新阶段。
 
  市场高增长预期及渗透路的快速提升,导致更多社会资本力量盯上了这块“蛋糕”。据统计,在赛道热度最高时刻,国内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就有近500家。于是,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一趋势下尚未做好应对准备的企业也只能败兴而归。到目前,生产线仍保持正常运转的新能源车企不过40余家,而倒闭还在继续。
 
  价格战非长久之计,出口海外成业绩增长关键
 
  专家表示,“当下的汽车产业,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势力,面对‘红海一片’的行业竞争,‘难’已成为各家的常态。”但即使是这样,采用低价竞争手段对于行业长远发展并无益处,甚至会使建立起来的稳定商业预期被打破,影响到备货、库存和物流等商业环节的正常运转。而且,本轮降价潮仅是一个暂时性促销活动,预计会快进入收尾阶段。
 
  新能源汽车从业者也表示,降价不一定是为了销量,更主要还是为了打击对手。通过超常规的定价,可以让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定价上产生巨大压力。
 
  至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极氪负责人表示,面对全球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全球市场目前是真正的蓝海。另一方面,新能源品牌大规模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和增长活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出口汽车达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基本以新能源车型为主。
 
  简言之,在本就拥挤的汽车赛道中,新能源汽车作为当下主要发展对象,市场空间必然会进一步打开,如何在“厮杀”中存活已是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必须要迈过的门槛。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