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光谷发起成立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联合会,发起单位包括光庭信息、海微科技、极目智能、兴民智通、二进制、蔚能电池、诚芯智联、立得空间、北斗产业创新中心等9家,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以企业为主体、跨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服务光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群建设。
同时,光谷发布了车路协同项目采购需求,将对200公里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升级,打造全域开放的智能驾驶创新测试环境。
这些道路位于花山、左岭及中心城片区,覆盖面积68平方公里,拥有超百种测试场景,将按“车、路、云、网、图” 五大板块进行建设,打造L3级车路协同自由通行示范区,为企业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新兴的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空间和储能单元,将决定未来数十年国内外千亿市场走向,是光谷下一个重点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据了解,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光谷还将出台一系列行动方案和专项政策,近期将出台“光车联动”十二条政策,抢抓智能网联汽车与光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此外,根据规划,光谷力争到2025年,在感知系统、车载芯片、软件计算、导航定位、智能座舱等5大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市占率逐步升高,并引进、培育10家以上整车、零部件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业总规模达3000亿元。
目前,光谷在这一领域有较好产业基础,“软实力”和“硅含量”具备竞争优势。如在软件算法领域聚集了2000多家软件、算法及高精度地图领域科技企业,从业人员超10万,在集成电路、光电传感和导航、5G通信、智能显示、算力等领域,也均有深厚积淀。今年1月,百度、集度两大“链主”项目落户,光谷智能网联产业开启新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