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丰田电动化出招:全固态电池2027年上车,远水能否救近火?

丰田电动化出招:全固态电池2027年上车,远水能否救近火?

2023-06-25 15:26:00来源:盖世汽车 关键词:全固态电池纯电动汽车阅读量:25286

导读:近日,丰田汽车面向媒体公开举办了一场技术说明会,公布了其“支撑2030年全球纯电销量达到350万台的次世代电池技术”。其中,丰田明确表示,2027-2028年投入实际应用“全固态电池”。
  继续押宝全固态电池,我们终于看到丰田在电动化领域的野心。
 
  近日,丰田汽车面向媒体公开举办了一场技术说明会,公布了其“支撑2030年全球纯电销量达到350万台的次世代电池技术”。其中,丰田明确表示,2027-2028年投入实际应用“全固态电池”。
 
  众所周知,固态电池一直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然而,近年来固态电池却迟迟不见上车,规模化量产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丰田的发声,让趋于平静的固态电池市场激起一层涟漪,也让我们看到新的可能。
 
  为何死磕全固态电池?丰田方面表示,已经找到了很好的材料,能够在2027年至2028年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向市场投放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在纯电动汽车市场进入厮杀的白热化阶段,丰田却躬身于面向未来的全固态电池路线。电动化步伐本就缓慢的丰田,远水能否救得了近火?
 
  丰田继续“押宝”固态电池
 
  2021年之时,丰田就表示“全固态电池的导入将从HEV车型开始”,通过重新评估后明确表示,全固态电池将搭载到BEV车型上,并挑战于2027~28年投入实际应用。
 
  对于全固态电池的攻关,丰田始终没有停歇。
 
  丰田最早提出相关动态是在2008年,与固态电池初创企业Ilika展开合作。
 
  2014年,丰田宣布其正在进行固态电池开发工作,并且拥有多项技术专利。2017年,丰田宣布与松下携手,表示双方将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进行长期且深入的合作。
 
  2020年,丰田原计划在东京奥运会展示固态电池研发成果。不过,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将计划推迟到2021年。尽管如此,丰田对外宣称,已经制造出固态电池的样品,且安装到概念车上,并希望成为全球首家量产搭载固态电池汽车的厂商,计划于2021年推出原型车,2025年左右开始量产。
 
  从横向对比来看,丰田是业内公认在固态电池领域最有实力的玩家之一。丰田在全固态电池领域一直坚持硫化物路线,已经拥有超过 1000 件专利。尽管如此,此前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并不顺利,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上一次次“跳票”。
 
  如今,丰田固态电池又将量产时间推迟到2027-2028年。首先,可见固态电池研发难度之大;其次,也看出丰田对固态电池的执著,始终不曾放弃这条路线。
 
  当然,这也与日本政府对固态电池的大力支持有关。资料显示,日本押注硫化物路线,研发布局最早,技术和专利全球领先,政府资金扶持力度超2千亿日元(约100亿元人民币),力争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能量密度目标500Wh/kg。
 
  瞄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安全以及充电难题等多重痛点,以及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丰田始终押宝全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从热闹到平静
 
  固态电池也一度被视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2020年11月,一支“妖股”震惊全球。这支股票叫做QuantumScape(QS.US)。这是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技术的初创企业。2020年11月,QuantumScape通过收购壳公司上市,最初估值只有33亿美元。
 
  上市之后,QuantumScape股价一路狂奔,市值一度冲上477亿美元,超越众多车企。不过,这支“妖股”不久之后又喷泻而下。如今,QuantumScape总市值仅为33亿美元,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从近几年资本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到业界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期许,也有对新技术量产可能性的疑虑。甚至有投行人士认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充满了投机性。
 
  锂电池是打开电动车时代大门的钥匙。
 
  2008年锂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以来,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由最初的100Wh/kg提高到250Wh/kg。从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方案来看,行业内始终在安全与续航之间寻找平衡。依照目前技术水平,提升能量密度,而不牺牲电池安全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2025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350Wh/kg。按照部分动力电池供应商的推测,依靠现有电池产业体系,实现2025年产业发展中长期目标难度较大。
 
  固态电池也就成为电池领域的重要选项。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有望大大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辉能科技之前向盖世汽车提供了一组数据,其固态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可达480Wh/L,有望使车辆续航里程接近1200km,快充状态下,12分钟便可充满80%左右的电量。
 
  液态电池中,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性,且抗氧化性较差,目前已接近能量密度上限。锂离子电池目前基本采取液态电解质,但液态电解质中,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性、高腐蚀性,同时抗氧化性较差、无法解决锂枝晶问题。预计理论能量密度上限为300Wh/kg。
 
  固态电池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打破液态电池能量密度瓶颈。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部分或全部替代液态电解质,可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是现有材料体系长期潜在技术方向。可见,车企计划采用固态电池,是以安全性为短期驱动因素,而以能量密度为长期驱动因素。
 
  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就指出,从能量密度角度来看,再过20年电动车也比不过油车。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新能源汽车能形成对燃油车的压倒性优势的关键节点,或许就与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有关,充分解决能量密度、充电速度、里程焦虑以及安全性等短板。
 
  然而,固态电池面临的状态却是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固态电池的未来很美好。但是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固态电池却始终在成本与制造的桎梏中无法两全。
 
  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就曾直言,整车企业将电池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是电池的寿命与可靠性,以及成本。“不过最后我们计算的还是成本。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再高,主流的电动汽车看重的还是成本。如果固态电池可以助力车企降低成本,那么应该很快就能商用。”
 
  有数据显示,固态电池成本高于液态电池,主要体现在固态电解质和正负极。固态电解质用到的部分稀有金属原材料价格较高,比如,氧化物电解质含锆、硫化物电解质含锗,铜锂复合带价格1万元/kg。此外,全固态对生产工艺、成本和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生产设备替换率大,全固态电池成明显高于现有液态电池。
 
  对于固态电池的态度,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曾直言不讳,“固态电池有很多科学及技术的基础问题尚未解决,我们公司深耕10多年,始终认为目前难以形成有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丰田策略:下一代电池一决高下
 
  对于技术路线充满执著精神的丰田或许并不这样认为,针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依旧如火如荼。在技术说明会上,丰田公布了全固态电池“新技术”的发现。
 
  全固态电池经常被称为“BEV游戏规则改写者”。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固体,离子运动速度更快,对高压、高温具备更强的耐受力。能够带来稳定的高功率、增加续航里程以及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
 
  此前,全固态电池寿命较短是核心课题。固体电解质随着电池的充放电反复膨胀和收缩,可能会引发龟裂,导致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流动会变得困难。本次,丰田正式公布,已经发现了克服这一课题的新技术。今后,在核算成本后,将全面进入面向量产研发的阶段。
 
  当然,具体是怎样的新技术,丰田并未向外界透露太多。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丰田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先进性。
 
  这似乎也是丰田野心暴露的重要依据。在锂离子电池方面难以与中国企业直面竞争,在全固态电池上一决高下,或许正是丰田的图谋。
 
  有机构预测,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应用预计将呈现梯次渗透趋势。我们预计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路径大致遵循“固态电解质-新型负极-新型正极”顺序。
 
  阶段一:引入固态电解质,保留少量电解液,正负极仍为三元+石墨/硅负极,并采用负极预锂化等技术提高能量密度;阶段二:用固态电解质逐步至完全取代电解液,用金属锂取代石墨/硅负极,正极仍为三元材料;阶段三:逐渐减薄固态电解质的厚度,并用硫化物/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材料取代正极。
 
  这对于主攻硫化物技术路线的丰田来说,无疑是一条“弯道超车”的可行性路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不久前提到一个重要趋势,“随着CHATGPT技术的出现,对新材料的探索效率极大提高,开发的周期能够缩短,通过全球的努力,全固态电池能够取得成功。”
 
  欧阳明高强调,全固态电池技术虽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仍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这可以看作是面向2030年值得创新的目标,一定要对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高度重视。”
 
  也有观点认为,面对丰田全固态电池的攻势,也不必太过忧虑。全固态电池到了量产的时间,液态电池的安全性也可能会同步提高,并且能够很好地兼顾性能、技术、成本的优势。那么,彼时尽管全固态电池成功商业化,液态电池依旧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胜负未可知,对于可能的技术路线,保持警惕之心与敬畏之意,方可变通而图存。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量产中狂奔的全固态电池,何时直面“成本项”?

    如果说2024年国内固态电池各相关企业逐步透露其量产能力和量产时间节点,那么2025年开始,国内全固态电池企业则呈现出集体加速的态势。
    全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
    2025-02-28 15:10:33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充电更快、寿命更长

    据专家预计,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开始时间是2027年-2028年,2030年是完全可以实现量产的。近日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获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
    全固态电池
    2025-02-26 14:16:12
  • 劳斯莱斯将发布高性能版Spectre电动汽车

    目前尚不清楚Black Badge版Spectre的电池参数是否有所变化,一直以来,劳斯莱斯都不愿提供关于电池的具体信息。
    劳斯莱斯纯电动汽车
    2025-02-24 10:44:17
  • 全固态电池上车倒计时!1000公里续航只是起步,我们要不要做等等党?

    最近,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车的时间逐渐清晰,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在内的车企相继公布了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全固态电池这么好,上车又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近两年打算买车的消费者要不要再等等?
    全固态电池锂电池
    2025-02-24 10:21:59
  • 保时捷2024年全球交付量同比下跌3%

    2024年,保时捷大规模更新了其产品系列,在六大车型系列中有四款车型实现换代,分别是Panamera、Taycan、911和Macan。
    纯电动汽车电动跑车
    2025-01-14 10:20:09
  • 2024全球38家企业固态电池研发及新品“全景”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新增33个固态电池新投资项目,同时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电等多家企业的项目进度也在2024年提速进入新阶段。
    固态电池纯电动汽车
    2025-01-13 15:26:26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