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据来看,到2030年,欧盟规定要求再生氢在工业氢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42%,满足欧盟配额所需的可再生氢总产量为210万-420万吨,满足欧盟要求所需的电解槽装机容量为22GW-43GW。
今年2月,欧盟重新定义了“可再生氢”,要求生产氢气的电解槽必须与新的可再生电力生产相连,以确保同之前相比,可再生氢的产生能够激励电网中可再生电力的增加。
通过这种方式,制氢将支持脱碳和补充电气化努力,同时避免对发电造成压力。
今年3月30日,欧盟发布相关氢能规则,欧盟议员就使用可再生氢和衍生燃料的全球首个具有约束力的配额达成一致,强制要求现有工业氢用户以可再生氢替代至少42%的需求。他们还要求至少0.5%的交通运输能源为氢基。
到2030年,欧盟成员国除了确保可再生氢在现有工业氢需求中占比为42%,还要求到2035年相关占比提升至60%。
相关配额要求针对的是化肥和甲醇生产商等公司,但不包括炼油厂,后者属于交通运输要求的范畴。欧盟成员国在法律上将被要求采纳该协议作为本国法律,欧洲法院将决定对未遵守该协议的国家的处罚。
具体到交通运输领域,燃料供应商5.5%的终端能源需求需要用用氢或先进生物燃料替代,到2030年氢基燃料的最低占比目标为1%。
不过,考虑到道路交通燃料需要按其能量含量的两倍计算,航空或航运中使用的燃料额外按其能量含量的1.5倍计算,上述目标实际上最少低50%。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氢的份额将更接近最低目标,因为单纯用氢来达到该组合目标需要在道路交通领域中广泛使用氢。而到2021年,先进生物燃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份额已达2.1%。
工业用户方面,目前,为满足其配额,相关用户年氢采购量约为160万吨,预计到2035年将增加至230万吨。
到2030年,相关配额将促使欧盟每年氢需求量达到210-420万吨,具体取决于氢基燃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占比。根据2021年3,200TWh的需求,交通运输行业每年需要46万吨至255万吨氢来满足其0.5%-2.75%的终端能源需求。
氨生产商受行业要求的影响将最大,因为它们是现有最大的氢用户。2020年,欧盟化肥生产消耗了约230万吨至300万吨氢。虽然炼油厂整体上消耗的氢更多,但它们被纳入交通运输行业较低的要求范畴,而且它们的很大一部分需求是由其他流程的副产物氢来满足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