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钠电市场火爆:2031年市值将达87.6亿元!

2023-10-09 09:14:30来源:OFweek储能网 阅读量:24685

分享:
导读:2021年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为3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钠离子电池行业将达到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7.6亿元),2022年至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9%。
  近日,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按应用(住宅、商业、工业)和最终用途(固定储能、移动储能)划分的钠离子电池市场报告:《2022-2031 年全球机遇分析和行业预测》。
 
  报告内容显示,2021年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为3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钠离子电池行业将达到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7.6亿元),2022年至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9%。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充放电功能主要通过钠离子借助电解液在正负极之间往返来实现,区别仅是在电池正负极中移动工作的离子种类。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池材料成本方面。自然界内锂储量有限,地壳丰富度约为0.002%,且近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价格涨幅巨大,成本较高。而自然界内钠储量丰富,地壳丰富度约为2.36%,且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中科海钠透露,电池材料成本方面,钠离子电池比磷酸铁锂系列电池低30~40%。
 
  第二,化学性能方面。锂离子电池在工作中,受碰撞等因素影响,会在电池内部形成锂枝晶,产生爆炸等风险,安全性较低;钠离子电池则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产生危险,安全性较高。
 
  第三,低温性能方面。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较好,在环境温度低至-20℃时,钠离子电池放电容量保持率仍在90%以上;甚至在-40℃的低温环境中,也可以放出70%以上容量。
 
  不过,瑜不掩瑕,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始终是一个困扰。随着技术进步,这个问题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解决。
 
  因此,一些电池制造商正在研究在即将推出的电动汽车中使用钠离子电池代替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前景。由于所有这些原因,汽车钠离子电池市场预计将增长。同时,由于钠离子电池在成本、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储能也是一个潜在大市场。
 
  《2022-2031 年全球机遇分析和行业预测》从区域对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的钠离子电池市场进行了研究。目前,欧洲占据最大的钠离子电池市场份额,其次是北美、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
 
  根据应用,钠离子电池市场分为住宅、商业和工业三大市场。其中,工业领域主导着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钠离子电池在制造行业备用电源的储能装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它还广泛应用于全球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
 
  根据最终用途,钠电市场分为固定储能和移动储能固定储能领域主导着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固定式储能装置可以储存能量并以电能的形式释放。固定式储能系统通常包括电池阵列、逆变器、电子控制系统和热管理系统。与无需充电即可发电的燃料电池不同,储能系统必须充电才能在需要时提供电力。
 
  目前,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国内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海钠、鹏辉能源、浩钠新能源等;国外主要包括岸田化学、松下电器株式会社、Faradion Limited、Natron Energy、HiNa BATTERY、Zoolnasm、Natrium Energy、三菱商事、Ronbay Technology等。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30亿钠电项目落户四川 2024-01-31 14:38:17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在绵竹建设8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基地。项目总规划用地300亩,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40亿元,年税收1.6亿元。
2024年,钠离子电池这块“肥肉”要如何“啃”? 2024-01-05 17:01:44
2024年,电池厂商将如何布局钠离子电池?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曾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预计在2024年三季度量产;根据孚能科技规划,将于2024年带来第二代钠离子电池......
投资100亿!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式开工 2024-01-05 13:32:49
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活动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据悉,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