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电池回收重大突破!瑞典科研团队提出汽车废电池回收新方案

电池回收重大突破!瑞典科研团队提出汽车废电池回收新方案

2023-10-23 11:46:31来源:快科技 关键词:电池回收废旧电动汽车阅读量:22785

导读:这种方法可以回收电动汽车电池中100%的铝和98%的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镍、钴和锰等有价值的原材料的损失。
  10月22日消息,近日,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近期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来回收废旧电动汽车电池中的金属。
 
  这种方法可以回收电动汽车电池中100%的铝和98%的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镍、钴和锰等有价值的原材料的损失。
 
  此外,整个过程中不需要昂贵或有害的化学物质,因为研究人员使用了草酸——一种可以在植物界找到的有机酸。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的博士生lsamata Rouquette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找到用草酸分离这么多锂的合适条件,同时去除所有的铝。
 
  由于所有的电池都含有铝,我们需要能够在不损失其他金属的情况下去除它。
 
  以水为基础的回收方法称为湿法冶金。在传统的湿法冶金中,电动汽车电池中的所有金属都溶解在无机酸中。然后,你去除“杂质”,如铝和铜。
 
  最后,你可以分别回收有价值的金属,如钴、镍、锰和锂。尽管铝和铜的残留量很少,但它需要几个净化步骤,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能导致锂的损失。
 
  而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颠倒了顺序,先回收锂和铝,这可以减少制造新电池所需贵重金属的浪费。
 
  该团队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金属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我们认为分离它们并不难。我们的方法是一条很有前途的电池回收新路线——一条绝对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路线。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副教授 Martina Petranikova 表示,这种方法可以按比例放大,希望未来几年能被用于工业领域。
 
  据介绍,她率领的研究小组已经与当地多家企业合作开发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技术,也是沃尔沃的合作伙伴。
 
  原标题:电池回收重大突破!瑞典科研团队提出新方案:可回收100%的铝和98%的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再出手!欣旺达正加速构筑闭环生态

    深圳市欣旺达再生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是欣旺达的控股孙公司,标志着欣旺达电池回收布局再落一子,从材料到电池制造再到回收的锂电池产业链闭环生态也在加速构建。
    电池回收闭环生态欣旺达
    2025-03-10 15:35:40
  • 宁德时代就在欧洲建立电池回收业务进行谈判

    Jason Chen还透露,宁德时代目前也在寻找本土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一些公司已经送来了测试样品,不过这些谈判还只是初步的,并且必须满足竞争要求。
    电池回收
    2024-11-21 10:24:40
  • 三大锂电材料巨头“猛攻”电池!

    如今,永兴材料进一步投资布局,业务已经包含采矿、选矿、冶矿、电池制造、电池回收等领域,与同为锂企的赣锋锂业布局路径颇为相似。
    电池制造电池回收
    2024-11-15 11:20:52
  • 国家出手电池回收,百亿新央企正式成立!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股东阵容强大,6大股东分别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石化、中国宝武、中国五矿、华润集团、中铝集团等5大央企。其中,国务院国资委则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电池回收
    2024-10-24 10:52:41
  • 现代汽车与加拿大电池回收商Lithion达成合作

    新协议使Lithion成为了加拿大250多家现代和捷尼赛思经销商的合作伙伴。如果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即将结束,经销商现在可以联系Lithion团队。
    电池回收
    2024-10-15 11:29:40
  • 宝马与Redwood Materials达成电池回收合作

    Redwood已经开始向大型汽车制造商回收废弃或召回的电池以及电池废料,这些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奥迪、福特、特斯拉、丰田、沃尔沃、极星和通用汽车。
    电池回收
    2024-09-24 11:44: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