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刚刚结束的2024年第二十二届(华南)中国
磁性元器件行业智能生产暨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下称“峰会”),共吸引了686家磁性元器件企业、超过1500人前来技术交流与商务洽谈。
磁性元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
自2013年以来,峰会举办超过十年,历经22届,每年均在华南、华东举办一场,已经发成为磁性元件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会议,近三年华东峰会每年均保持着1000人以上的参会规模,是华东磁性元件企业了解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的不二选择。
▲往届华东峰会现场
跟当下行业痛点问题 全产业链大咖共论解决之道
当前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前两年的火热市场,均在不同程度地卷价格。新能源汽车领域,往年618年中大促,降价的都是3C数码产品,而今年却变成了汽车;储能领域在年初就已正式进入“0.5元时代”,6月份的最新的储能项目,最低报价已跌破0.5元/W·h,未来这种成本压力将会持续存在。在成本压力不断增加之际,2023年下半年以来,业界关于磁集成技术的讨论也逐渐多了起来,盖因这一技术所带来的成本降低,正是当前磁性元件、电源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所亟需的。而除了磁集成以外,从技术的创新、材料的突破、产品的迭代和工艺的改进等方面,还有哪些可以帮助磁性元件企业降低成本?
本届峰会除邀请了兰泰机电、德珑磁电、泛瑞新材、彼利奥、致茂电子、星特科技等6位重磅嘉宾,全面覆盖材料、设备、器件和检测等磁性元件全产业链,更有吉利汽车、阳光电源2位整机用户特邀嘉宾同台分享,围绕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市场,聚焦企业痛点问题,针对磁性元件材料性能、工艺改进、设计优化等带来超高技术含金量的演讲,为听众深挖降本路径及方法。
近70家展商齐聚 共同解决材料设备难题
从我们对部分整机客户和磁性元件企业的采访反馈中显示,磁集成技术的应用,既需要重新开模,同时随着一体化磁芯在磁集成产品上的应用,未来磁集成产品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将会更高,一个最简单例子就是以往很多从业者往往认为大功率的铁氧体磁芯不具备一体成型的可能,因为没有这大压力的生产设备支撑铁氧体磁芯一体化生产,而随着这种产品的面试,也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本届峰会聚集了23家设备,共同助力磁性元件企业解决磁集成自动化生产难题,助力产业链重建磁集成产品新生态。
此外,随着磁性元件的大功率化,传统的磁性元件材料也逐渐难以适应新的形式。比如目前膜包绞合线常用的PI膜,随着磁性元件材料功率的增加,其导热性差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尤其是在磁集成产品共用磁路部分,其线包内的热往往很难散出来。本届峰会除设备企业外,更邀请了40家材料及周边企业,共同探索磁集成技术应用对磁性元件材料的新需求。
磁性元件热点应用市场分析报告亮相华东峰会
值得一提的是,由Big-Bit产业研究室推出的《2024磁性元件热点应用市场分析报告》此前在华南磁性元件产业链峰会上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高度关注,届时,这一报告也将在华东磁性元件产业链峰会现场再次分享!
7月19日,华东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与您相约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不见不散!
(本文系哔哥哔特商务网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图片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