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杭州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 浙大系功不可没

杭州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 浙大系功不可没

2016-04-05 12:01:24来源:杭州网 关键词:AI自动化机器人阅读量:31804

导读:杭州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得怎么样?找到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产业处,处长王明兴给我们报了一组数据——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杭州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得怎么样?找到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产业处,处长王明兴给我们报了一组数据——目前和机器人有关的企业和单位,杭州有30多家;下沙、大江东、萧山都有相关的机器人产业区。目前,工业机器人较为成熟,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正在后来居上。2015年,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50亿元,其中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凯尔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厚达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做得不错。
  杭州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 浙大系功不可没
  深究一下,杭州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机器人企业?
  
  “新四军”中(杭州创业创新四大主体:阿里系、海归系、浙大系、浙商系),浙大系功不可没。
  
  浙江大学有个机器人研究中心,研究的课题“木佬佬”,很多教授还“客串”机器人企业的顾问。研究课题想要结合实际投入使用,市场化的公司是好的合作对象,像浙大机器人足球队就是典型的产学研结合成功案例,在与浙大顾问教授合作后,南江的迷你足球队更是拿下世界;
  
  还有不少企业,CEO就是浙大毕业的,像回车科技的90后CEO易昊翔,他的脑电波赛车,连浙大校领导体验后都舍不得放下。
  
  除此之外,采访中有多家企业提到,杭州的创业氛围非常棒,给出的各项扶持政策也很吸引人;再加上“阿里系”的联动效应,使得更多互联网 企业青睐杭州。
  
  当然,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核心技术方面还是相对薄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产业处处长王明兴说,机器人产业现在可以说是“皇冠上的明珠”,接下来将会出台重点扶持政策,具体措施目前正在进一步研讨。
  
  我们为什么生产工业机器人?
  
  “我们的存在,与其说是生产者,不如说是改变者更为恰当。”
  
  新松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李正刚说,新松2015年达到3亿销售额,在相关产业来看其实并不多,可是新松制作的机器人,在各个行业内,创造了近300亿的效益,这就是机器人存在的意义。
  
  “我们的机器人,改变了很多企业的生产流水模式。我们正在研发的课题,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螺丝打磨技术,却能给很多民营企业节约成百上千的成本和时间。”
  
  李正刚表示,新松会继续重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只有对社会的需求有帮助,才是机器人继续发展的重点。
  
  AI(人工智能)是否会变成人?
  
  苏亮亮,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90后。他对于机器人的热情,很大一部分,是冲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而来。
  
  “人工智能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从手机上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可以用来描述很多东西,所以人们会有疑惑。其实本质上,就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而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像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
  
  我特别想知道,AI在认识世界后,会不会也变得和人一样呢?
  
  苏亮亮肯定地回答:“AI和人类大的区别就在于,思考运算模式不同,无法产生感情。AI会成为生活中的佳助手,但是它无法替代人类朋友的存在。”
  
  在Rokid团队的联合创始人大黄看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没意识到而已。比如手机导航、垃圾邮件删选、汽车导航、甚至AlphaGo,都是弱人工智能,只擅长于单个方面。这也是我们人类现阶段能掌握的人工智能。
  
  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会被机器人替代吗?
  
  职场中,关于机器人“抢工作”的新闻可不少:美联社请来机器人写稿子,一篇经济类稿件写得又快又好;2015年乒超联赛上,一台智能扫地机器人,把乒乓球桌擦得“一尘不染”……
  
  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会被机器人替代吗?
  
  南江机器人公司的副总王磊认为并不是这样,机器人应该是越来越容易被人们使用,能轻松进入家庭,像手机一样存在。
  
  “要想让机器人变成手机般的存在,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这一块就很重要。”王磊说,传统机器人国内外差距大,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嗅到了苗头。可以说和国外齐头并进中。
  
  “机器人一定会是帮助人类发展的。我觉得机器人对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通过机器人的外部辅助,使人具备更强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注入到冰冷的钢铁中,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和探索世界。”
  
  王磊说,南江正在给智能服务机器人寻找一个适合进入家庭,利于被人接受的外表和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就算有一些劳动力的替代,人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是不会变的。而这部分过剩的劳动力,可以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事更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推动人的进一步发展。”
  
  机器人在未来5年后会和互联网一样成为人类生活的标配?
  
  苏亮亮觉得,未来的人工智能,有两个方向: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我们基本的需求,比如可以让机器人或者无人机代替消防、爆破等危险任务。
  
  第二个方面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说通过语音助手这样一些属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人工智能导入企业,将在未来5年成为重心。”苏亮亮说,制造业、软件业、资讯工程业、生物医疗科技、零售通路业、网络业、汽车产业等都将陆续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导入人工智能于机器人技术,可提高制造业产能与效率;导入人工智能于医疗产业,结合穿戴式装置将提振整体医疗水平等。
  
  “人工智能将成为IT领域一场重要的技术革命,是未来IT发展的方向。未来5-10年,人类将进入智能一切的时代,机器人将像水、食物、互联网一样,成为人类每天生活中的标配,难以脱离。”
我要评论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加速行业智能化——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成功举办

    4月28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盛大举行。在峰会上,华为以“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为制造行业智能化加速提出实施路径,并分享7大场景20个解决方案,基于自身实践助力智能制造走深走实,推动技术革新成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AI制造业解决方案
    2025-04-29 16:59:22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数据处理速度提升10倍 TDK光学新突破或成AI革命关键推手

    这项名为“光子-电子混合集成技术“的创新,通过将光学信号传输与电子计算单元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半导体材料在数据传输速率和能耗上的物理极限。
    光学信号数据处理AI
    2025-04-16 17:15:57
  • 早报|OpenAI发布GPT-4.1;Hugging Face进军机器人领域

    OpenAI推出了三款GPT-4.1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该系列模型需要通过API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平台Hugging Face近日宣布收购法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进一步拓展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GPT-4.1机器人
    2025-04-15 10:49: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