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机器人面临新旧交替转折点 需紧抓机遇迎难而上

机器人面临新旧交替转折点 需紧抓机遇迎难而上

2016-04-29 10:13:26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智能机器人任重道远 紧抓机遇迎难而上 关键词: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阅读量:31581

导读:随着机器人的“长大”,它与人工智能更加如影随形。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机器人正在加速突破“拐点”,走向一个新时代。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近,的机器人产业越来越活跃了——日本一所高中近期破天荒录取了一个Pepper机器人。它能够理解人类80%的对话,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交流障碍,并帮他们学习英语和机器人技术。Pepper很谦虚,说没想到自己能够被人类的学校录取,承诺会好好学习。

机器人面临新旧交替转折点 需紧抓机遇迎难而上
  
  Facebook宣布将引入聊天机器人,用其取代人工客服,改变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到时候,人们不必再去下载各类应用,只需对聊天机器人发出指令,它就会准备好一切,比如订机票、租车、订餐等等。
  
  促使机器人如此活跃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进展。随着机器人的“长大”,它与人工智能更加如影随形。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机器人正在加速突破“拐点”,走向一个新时代。
  
  新旧交替的转折点
  
  今年3月,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与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的“人机大战”吸引了目光。终,“阿尔法狗”以4∶1的比分战胜李世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分析说,“阿尔法狗”利用了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用了两个“脑”:一个“脑”负责局部下棋的判断,另一个负责宏观价值的判断。局部是指对手下了棋以后怎么应对,“阿尔法狗”可以记忆上百个棋手的棋谱来应对对手。宏观价值判断是看全局,从价值的角度判断是否另外圈地抢棋子,这是“阿尔法狗”打败人类的关键技能。
  
  王田苗介绍说,机器人在1954年从工业机器臂派生出来,之后在美国“热”过一段时间,随后渐入低潮。原因是它与人们的想象还有相当的距离,比如在智能、功能甚至安全等方面。2010年,以一些大公司为代表,特别是传感器、互联网还有新材料公司给机器人注入了新元素,使机器人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机会。
  
  来自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2015年,机器人销量突破24万台,同比增长8%。中国市场处于,同比增长16%,销量为6.6万台。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全年累计销售22257台,超过六成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量实现了增长。
  
  “我们必须弄清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区别。”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说,机器人技术关注的是与人进行合作的自主或半自主传感与执行系统,强调的是能够使系统面对非结构环境的智能与适应能力。而自动化设备强调的是结构化环境下的效率、生产率和可靠性。现在所说的机器人99%都是自动化设备。而新的趋势是,机器人要成为人类的伙伴,向智能化发展。
  
  “机器人的重新定义开辟了机器人的一个新时代。现在我们正处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曲道奎说。
  
  智能机器人任重道远
  
  今年3月,微软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Tay上线,它能通过和网友进行对话学习,形成自己的交流体系。可没想到,Tay上线不到1天,竟然被网友教坏,开始吐脏话。“家长”微软只好赶忙把Tay“喊回家”,重新教育它。可见,尽管技术创新突飞猛进,智能机器人发展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天然说:“机器人联盟曾对中国机器人产业有一个分析,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比较弱,产业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差。中国工业对于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比较弱。我觉得这个分析是中肯的。”
  
  王天然认为,服务机器人未能如15年前所预期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和机器人不能很好地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间里工作,能够紧密地协调,自主提高自身技能,自然交互,同时保证安全。一旦实现很好地融合,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就会改变,变成一种朋友关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帮助。
  
  “上一轮机器人发展概念成功、产业失败、技术滞后。”曲道奎直言不讳地说,上一轮机器人概念已到,但产业失败,因为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保有量也仅有200万台,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密度好比做菜时的“味精”而已。此外,机器人在技术上缺少感知,不够灵巧,大部分是重度“残疾”。在技术突破、制造业转型空间巨大、服务机器人临近爆发等因素的叠加下,新一轮机器人革命正在兴起。
  
  紧抓机遇迎难而上
  
  “你们觉得服务机器人产值什么时候会超过工业机器人?”在去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主持人向多位国内外专家发问。他们有人答5年,有人答10年。尽管答案不同,但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服务机器人产值一定会超过工业机器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小平说,对于服务机器人,各国都在起步阶段,且市场潜力巨大,正是我国发展的大好机会。机器人联盟预测:到2017年,机器人市场总规模将达750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450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10亿美元、特种机器人190亿美元。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机器人领域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
  
  如何把握机遇?王天然说,与人共融是新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要做与人共融的机器人就得把人的符号化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机器的、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
  
  工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今年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5项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五是积极培育。
  
  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会长兹维·习勒说,机器人涉及多个学科,它是跨学科的软硬件兼容。机器人需要长期漫长的编程,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推进。我们需要让机器人在技术的推动下,其智慧获得进一步提升。谷歌认为,机器人行业发展过慢的话,市场会不耐烦。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努力推广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不能等待市场,而应该更有预见性,先于市场提供新产品。
我要评论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物流智能转型新引擎:DeepSeek+物流

    DeepSeek 物流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影响,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
    物流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5-04-30 10:11:15
  • 禾赛科技与三家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的空间理解模型 Spati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融合,可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
    激光雷达机器人仿真训练
    2025-04-22 14:40:39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早报|OpenAI发布GPT-4.1;Hugging Face进军机器人领域

    OpenAI推出了三款GPT-4.1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该系列模型需要通过API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平台Hugging Face近日宣布收购法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进一步拓展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GPT-4.1机器人
    2025-04-15 10:49: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