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材料市场前景分析
碳纳米管(CNT)生产的规模化,在多年的夸张宣传之后,这项技术逐渐步入正轨。碳纳米管是一种圆柱形碳纤维分子,拥有的热传导性、以及机械电气特性,这使得该材料在纳米科技、半导体、电子产品、光学器件、以及其他材料科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5年,众多公司纷纷抢占碳纳米市场,如GeneralNano专为航空电磁干扰屏蔽生产的碳纳米管片材达到100000m2/年,并且价格降低到10美元/平方米到50美元/平方米之间。在这个价位上,碳纤维由于比金属网格结构具有更轻的重量和延展性,碳纤维的竞争力将挺进金属领域。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增强,预计2016年,碳纳米管材料和3D打印碳纳米管将走向先进材料市场的主场。
软件催生材料技术
3D打印行业不仅仅是聚焦制造新的3D打印机,还朝着创建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包括改进的3D打印软件,3D打印文件格式,创建新的功能植入等以区分自己的竞争能力。
2015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的CSAILMultiFab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出至少十种不同的材料,还可以将复杂的电子零件、电路、甚至传感器直接嵌入到打印对象中。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得材料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智能化可编程材料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材料。
2016年,微软的3MF格式将催化更多3D打印材料的创新,软件与材料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的,如在尺寸、打印速度、多功能性、行业标准等方面,STL文件格式越来越成为限制打印技术和材料发展的瓶颈。目前,微软的3MF团队已经创建了一个高保真的格式,将在各种3D打印机、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平台上运行,这些将终简化打印过程并扩展打印范围。
IOT深化材料智能化
IOT“物联网”又称传感网,简要讲就是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与物联网已经实现了更加紧密的结合,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二者结合的产品,如在CES展会上亮相的3D打印钛金属自行车、嵌入传感器的3D打印眼镜框等。
2016年是物联网爆发的一年,也是3D打印行业爆发的一年,可以预测,2016年,将会有大量的初创企业加入到传感涂层材料以及嵌入传感器的3D打印产品的研发队伍中来。
未来的先进制造以及3D打印技术将走向功能化且有“感知”能力的材料制造,包括高消费需求和高度相互联接的市场。3D打印技术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如此,不是要取代传统制造技术,而是在另一个领域,基于软件的文件格式应用以及其他的创新使得制造变得更具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