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必经三个阶段,我们来好好理一理“各种车”
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抛出了无人驾驶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互联网汽车、投屏智能汽车这一连串的概念,这里面真正和智能沾边的,其实只有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汽车、投屏智能汽车这三个概念。其中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仅仅指的是汽车的动力,而非智能不智能,无论是投屏智能车还是互联网汽车还是无人车,都可以采用不用的动力或是混合动力——汽油、天然气或是电力。
无人车必经的三个阶段,其实也就是投屏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和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车。这三个阶段更像是层层递进的,每一代产品都是上一代产品的全面提升。
阶段:蹒跚学步的投屏智能汽车
投屏智能汽车之中,谷歌的AndroidAuto、苹果的CarPlay,国内百度的Carlife、腾讯的WeDrive是典型的代表。它们都是车载系统,它将用户的设备、使用体验与仪表盘系统无缝结合。只要使用了车载系统,就可以看作是投屏智能汽车。
手机或是平板和汽车相连后,通过一块多媒体显示屏幕就可以实现汽车内的多媒体娱乐、短信、电话等一系列的操作。这种方式从本质来看,是在汽车里安了一台智能手机,由于很难在驾驶时用双手操控汽车,所以优化了语音交互的方式。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上手,稍有基础的企业就可以基于安卓做出一款这样的“操作系统”,还能迅速投入市场商用。也难怪去年游侠可以如此快速的做出一款这样的汽车。当然缺陷也很明显,这些智能功能更像是锦上添花,就像是AppleWatch一样,虽然确实带来了很多方便,熟练老司机们很可能用不上或是用了几天就停留在单一的某一两个功能之上。
投屏智能汽车更像是蹒跚学步的产品,因为技术等各方面因素还不够成熟,但投屏智能汽车规划出了未来世界的汽车真正该有的功能、形态,可以看作是“飞机稿”层面的产品。
第二阶段:趋于成熟的互联网汽车
谈到互联网汽车这个概念,其实是混乱的。因为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智能汽车、无人驾驶都是互联网汽车,也就是说,上文中的投屏智能汽车也被归纳进了互联网汽车的范畴内。行业里面至今也没有公认的互联网汽车的定义。
不过,阿里方面对此提出的看法是,互联网汽车是经智能操作系统赋能后的新的车品类。用阿里王坚博士的观点来看,互联网汽车就是拥有操作系统这个第二引擎、可以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因为在英文翻译之中,互联网汽车被译为OS'Car。这里面暗中蕴含的寓意的是,有操作系统可能才算是互联网汽车。也就是说,近阿里和上汽推出的荣威RX5装有YunOS系统,它属于互联网汽车。
事实上,在苹果和谷歌的理念似乎和这种观点不谋而合,因为在这两位巨头的产品规划之中,AppleCar和CarPlay,GoogleDriverlessCar和AndroidAuto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CarPlay、AndroidAuto是车载系统,但AppleCar和GoogleDriverlessCar则是苹果和谷歌两家真刀真枪跑着具备自主操作系统的互联网汽车。
在这个阶段中,互联网汽车是趋于成熟的,它有着明确的产品规划方向,在理念上已经和完整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非常接近,只是在很多功能上还无法达到科幻概念中应有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