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迎“点石成金”热潮 国企该如何抢占先机?

迎“点石成金”热潮 国企该如何抢占先机?

2016-07-29 10:43:42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三百家公司投身石墨烯研究 石墨烯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关键词:石墨烯电池能源阅读量:33204

导读:尽管我国生产石墨烯的原料,即石墨的储量占的41.98%,但我国的石墨烯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尚未实现,还存在技术转化能力弱、工装控制精度低等问题。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从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石墨中,能剥离出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这是被誉为“黑金”的新材料,薄却坚硬,可制作复合材料和涂层,主要应用在汽车、建筑、电池、航空等领域。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开讲,凝聚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高鸿钧表示:尽管我国生产石墨烯的原料,即石墨的储量占的41.98%,但我国的石墨烯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尚未实现,还存在技术转化能力弱、工装控制精度低、质量性能波动大等问题。

迎“点石成金”热潮 国企该如何抢占先机?
  
  1.吸引近300家公司研究
  
  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黑金”,具有的物理性能,是目前世界上薄却也是坚硬的纳米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300家公司涉足石墨烯研究,如IBM、英特尔、陶氏化学、通用、杜邦等,大量的核心被国外高校和企业掌握着。其中,韩国三星、美国IBM、日本东芝、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综合国内外各机构的分析结果来看,未来5年—10年将是石墨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各行业对石墨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石墨烯未来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复合材料和涂层,集中在汽车、塑料、涂层、建筑、金属、电池、航空以及能源和储能等领域。
  
  据高鸿钧介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有8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涉足石墨烯,但国内企业在数量方面远远落后于三星、IBM等国外企业,石墨烯研发过程中企业的主体作用亟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国内研究多集中于bottom-up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方面,但在半导体器件方面实力较弱,产业布局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浙江大学用石墨烯制造出“碳海绵”,可放在樱花上,是世界上轻的固体。
  
我要评论
  • 上海市与丰田汽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落子金山

    通过此次签约,丰田能够快速实现电动化、智能化战略转型的目的,推出更多更好适应中国本土和国外市场的电动汽车品牌。
    电动汽车电池新能源
    2025-04-22 14:01:46
  • 宁德时代5大项目来了!

    2月以来,宁德时代的多个项目传来进展,包括磷酸铁锂材料、电池、光伏储能等项目,其扩产的资本和底气可见一斑。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材料电池
    2025-03-17 15:07:04
  • 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运量突破5000万吨全力保障电煤供应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全年累计货运量突破5030万吨,其中管内电煤运输完成272.76万吨,同比增长40.71万吨,增幅17.54%,全力保障电煤供应。
    煤电能源
    2025-03-12 09:57:50
  • 即将召开丨4月苏州共赴CLNB 2025新能源全产业链博览会

    第十届CLNB 2025新能源全产业链博览会延续“会+展+特色活动”模式,活动将凭借专业视角与强大影响力,为业界呈现一场融合深刻思想与开阔视野的顶尖盛会。
    新能源光储电池
    2025-03-11 13:12:52
  • 宁德时代又获电池大订单

    EnerQB是Quinbrook与宁德时代两年设计开发的成果,其核心突破在于能量密度提升80%,且寄生负载(非工作状态下的电量损耗)降低45%,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8小时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宁德时代电池
    2025-03-10 13:50:45
  • 总投资超93亿,又一电池超级工厂落户英国!

    今年晚些时候,在远东电池的专家交付合作团队的支持下,Volklec将利用英国电池工业化中心(UKBIC)现有的100MWh生产线开始生产两种规格的2170圆柱形电池。
    电池超级工厂电池超级工厂
    2025-03-08 09:5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