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租赁开启电动汽车新思路 政策东风吹起新航向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优势
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上,分时租赁一直被业内看好。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产品,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之所以能被认可和接受,当前至少有以下几点可以支撑。
,价格可行性。凡是大众化的出行方式必定考虑价格,比较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分时租赁平台,其计价方式主要按照用时计费或结合里程与用时计费。在所有按时计费的平台中,价格基本维持在每小时9元-40元之间,一些分时计费的平台也设置了24小时内封顶价格。
第二,技术可行性。在互联网体验逐渐深入生活的当下,可行性技术提供拥有更丰富的选择。当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均以移动端体验为主,尤其是后期逐渐成长的租车平台,也摆脱了用户与工作人员的直接沟通,省去了繁杂的合同签约等流程,完全以人机交流为主,智能终端成为主流正深刻影响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
第三,缓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电动汽车里程焦虑一直是用户大的心病,在私人购买领域除了当前电动汽车过高的市场价格,续航里程的局限也是消费者排斥的核心因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某种程度上能很好的缓解了这一难题,在缓解充电难、停车难上也为用户提供了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四,网点布局的愈发完善正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影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用户体验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当是网点布局。目前我国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站点相对不足、地区分布不均、消费观点的差异以及用户群体的不稳定等依旧制约着人们对这种分享模式的参与。但可喜的是,目前无论是东部发达省份,还是中部城市群,均有企业在逐渐扩大站点布局,优化运营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潜在用户群体。
在公共出行领域,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有价值的运营解决方案。但在国内市场的普及依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种积累需要不断优化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系统设计,同时完善租赁系统的整体运营,从车辆保障、站点服务、风险控制、标准化管理、产品定位、用户体验等细节上不断优化运营模式。
政策助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这意味着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方案及网约车新规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网约车在我国的合法地位自此得以明确。
各地政府也在推广本地新能源车政策的同时,积极鼓励分时租赁业态的发展:大家都逐渐意识到,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过程,分时租赁是个绕不开的坎,新能源车不能孤单单的在城市道路上存在,必须辅以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车桩位公共配套。
北京:鼓励“互联网 出租汽车”发展,创新出租汽车服务方式。“十三五”时期,中心城全日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创新发展分时租赁,合理调控租赁车辆总量,推广纯电动小客车分时租赁新业态发展,推进纯电动小客车分时租赁网络建设。
上海: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超过6000个,纯电动车超过20000辆,充电桩超过30000个。
杭州: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项目将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建立200个分时租赁网点,投放2000辆电动汽车运营,并建成2200充电桩。
广东:广州增城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正式启动,在广州市试点借助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服务公务出行,贯彻落实公务车改革的有关要求。
深圳:深圳2016年内拟投放2000电动汽车用于分时租赁。
在政府主导的产业变革中,虽然新能源汽车和分时租赁面对诸如资金、桩位、配套设计等方面的难题,但电动汽车的私人消费已经是当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