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2月23日消息,在近日召开的“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上,中国电信指出,网络必将深刻的改变工业。中国电信作为中国大的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结合自己的优势,可以在工业连接、工业生态平台和工业大数据等多个层面,为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强连接:从设备到服务
中国电信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在过去的两年对两百多家企业进入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如今大量的工业制造设备连接十分困难,每一个信息设备像“孤岛”一样相互隔离,数据的采集困难。另外系统的数据相对的独立,管理起来困难,再加上目前工厂体系也是五花八门,采集数据一旦介入生产环节,流量耗费巨大,网络扩容也很困难。
针对这一市场调查的情况,中国电信做了对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析,中国电信认为需要有一个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来承载企业连接和客户连接。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电信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于2016年共同定义工业连接,联合发布《工业连接计划》白皮书,次规范和界定了两类连接、四大应用场景和八个连接需求。工业连接并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物理连接,而是连接设备、连接产品、连接客户,更多的是从服务的角度来提供连接。
行胜于言:加强产业合作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电信不仅有着明确的战略指引,而且在过去两年多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
比如,中国电信借助工业PON光网技术实现对生产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对于原来生产数据涉及到机密等问题,中国电信从确保网络安全等级,重新设计了从ODN到ONU设备的安全认证体系,使得工业现场的设备能够通过安全无源光网络实现连接,从而实现厂区设备的连接,同时中国电信对不同的工业场景进行了等级的划分和协议整合。
在做好连接的基础之上,中国电信也在基于智能网络和数据平台基础之上的大数据应用方面进行探索。比如制造业生产环节用到的拧紧机,通过工业连接基础的连接机器后,采集到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合理拧紧的区间,能够帮助螺栓拧紧环节质量和效率提升,这个是原来管理方式根本无法量化实现的。
收集成品设备坏旧前后数据,对备品备件的替换往往是处于离散的状态,现在大数据贯通以后就能做到性能评估和故障预警。往往是常用协作厂商的元器件有一致性的问题,通过大数据现场分析之后就能够准确的找到供货的元器件的差距,从而实现优采购和佳实践。
中国电信也明确表示,中国电信在连接性和云平台方面优势突出,而制造企业熟悉工业和工艺流程方面。中国电信的策略就是要和工业企业共同合作,通过强强联合来构建平台,从实际工业生产获取数据共同构建模型,共同找到改进工业生产的工艺和流程佳实践。
(原标题:中国电信发力工业互联网:必将深刻改革工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