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死磕”人工智能 这就是百度李彦宏的创业窍门

“死磕”人工智能 这就是百度李彦宏的创业窍门

2017-03-03 13:27:08来源:新华网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人工智能百度李彦宏阅读量:26849

导读:熟悉李彦宏的人都知道,他有点倔,认准一件事,就会“死磕”,哪怕不断迎接挑战。比如,人工智能。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熟悉李彦宏的人都知道,他有点倔,认准一件事,就会“死磕”,哪怕不断迎接挑战。比如,人工智能。从建议设立“中国大脑”开始,这位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CEO已经连续多年带来有关人工智能的提案。今年,他的三份提案又从不同方面聚焦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


“死磕”人工智能 这就是百度李彦宏的创业窍门

 
  “人工智能可以说是‘新时代的电力’,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核心,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堪比工业革命。”李彦宏说。尽管现在市场尚不成熟,但他推进人工智能的决心不动摇。“已经到了应用的临界点,每往前走一步,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改变。”过去一年,百度进行了业务结构的整合,把人工智能确立为核心的核心。
 
  从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到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一个个走进我们的视线。然而,这个时下潮的技术,却“坐”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板凳”。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来有60多年了。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很喜欢这门课,成绩也不错,但老师告诉我,学这个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工业界没人认这个。”李彦宏说,那时候信息技术尚未如此普及,数据少、算法低,人工智能确实没展现出很大的前景。不过,他也没有听老师的话,从那时就开始了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研究。
 
  搜索引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大约4年前,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应用效果很好。比如,对着植物拍张照片,你就能知道它的属性,而这些是文字搜索很难达到的。”发现这个苗头,李彦宏特别兴奋,“我想这不是个案,而是未来的趋势。庆幸的是,我的判断是对的。”
 
  “不管做技术,还是做企业,出发点永远不能是解释为什么不行,而是努力找到行的办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李彦宏说,做技术需要点“倔劲儿”。没有技术,就研发技术,没有市场,就用自己做“试验田”。
 
  2013年,百度成立以深度学习命名的研究院。去年和前年,百度研发投入各有100亿元左右,其中相当大比例用于人工智能。在百度大厦试用人脸识别闸机、周边安装智能信号灯、试水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曾经看似“疯狂”的点子,都在慢慢“孵化”。
 
  互联网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数据,产生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市场逐步被打开。如今,“以图搜图”、语音搜索已经应用到多个领域,出行更加便利、安保更加……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工智能也在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不久前印发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的当下,谁在应用上实现突破,谁就有可能在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李彦宏说。今年两会上,从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寻找走失儿童,到打造智能交通信号灯缓解拥堵,加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构建国家创新型经济,他一口气提了三个有关提案。
 
  他坚信,未来世界一定是智能互联的。而人工智能,不仅会缔造新的庞大市场,也必将推动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李彦宏要继续把人工智能“死磕”下去。“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做了很多年,现在世界主要汽车厂商也接受了这样趋势。5年内基本会实现商用。”
 
  “认准了,就做到底。”李彦宏说,如果说做企业有什么“窍门”,那就是看准方向就出发,在日积月累中抵达。
 
  (原标题:倔强李彦宏和他“死磕”的人工智能)
我要评论
  • 推动“人工智能+物流”发展 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何意义

    今年一季度,在政策的助力下,物流装备领域也是活力满满,从国产冷机实现量产,到新能源货车快速更新,物流装备的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助推物流运行效率的提升和物流成本的下降。
    人工智能物流
    2025-05-12 10:24:19
  • 智慧城市建设恰逢其时 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有哪些应用

    AI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更智能、更安全的世界。企业和政府应积极拥抱AI技术,同时关注其伦理和社会影响,确保AI的发展真正造福人类。
    人工智能安全领域
    2025-05-11 09:43:13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