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2013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超过石油,让中国认识到了芯片业的重要性,2014年推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促进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不过2年多时间过去国产芯片占供应比重仅4%左右,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失望?或许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值得国产芯片产业参考。
国产芯片出路在何方?液晶面板发展值得参考
液晶面板其实也是制造业之一,大陆直到京东方于2003年收购韩国现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之前还基本处于空白,在京东方收购这条生产线之后后续投产的生产线一直到2011年的8.5代线投产之前都在追赶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液晶面板企业。
2011年的8.5代线投产代表着京东方与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处于同一水平,2015年京东方更筹建高世代的10.5代面板生产线,成为液晶面板生产技术的。在面板产能方面,2016年Q1京东方成为第二大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仅次于韩国LGD。
从京东方的发展可以看出,制造业需要多年的投入,遭遇种种挫折后才能取得成功。三星在1990年代的液晶面板产业发展中同样体现了这一点,1990年代初期其进入液晶面板行业的时候,日本占有液晶面板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它坚持进行逆周期投资,忍受了近九年时间的亏损,到1999年的时候液晶面板生产技术超过日本、产能居于。
国产芯片企业当下虽然只能提供技术较为落后的芯片,甚至在存储芯片行业刚刚开始投资,中国不应因为这样而气馁,而应该从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中吸取成功经验,坚持投入,才有机会赶超欧美企业。
中国拥有为庞大的市场,这就为国产芯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由于制造行业对芯片的需求多种多样,中国应该在现有设计制造能力基础上扩张产能满足国内制造业对中低端芯片的需求,逐渐积累研发能力,有了这些基础中国芯片产业才能逐渐往上走。
在适当的时候,中国也应该考虑在购买合适的技术和企业,甚至引进人才。三星获得如今占有位的存储芯片市场地位当初也正是通过收购获得初始技术,在与日本存储芯片企业存在较大技术差距的情况下引进日本的技术研发人才,1990年代起进入液晶面板产业的时候,日本由于房地产泡沫导致大量工程师或失业或生活困难,也为三星引进人才提供了好机会。
中国目前开始投资存储芯片产业,由于美国的存储芯片企业难以与韩国和日本的存储芯片企业竞争导致经营困难,中国也可以通过大量引入这些企业的人才来推动国内存储芯片技术的发展。
在半导体制造、移动芯片设计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国内大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中芯预计明年投产14nmFinFET工艺,与者三星和台积电的差距大幅度缩短;移动芯片设计企业华为海思的技术水平已与者高通接近,其实华为海思同样奋斗了超过十年才拥有今天的技术研发实力。中国更应该强力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以实现对国外先进企业的赶超。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也要忍受在追赶过程中的在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出现的巨额亏损,不过从京东方的液晶面板产业发展来看这是需要付出的代价,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的芯片产业有机会跟上国外的水平,那时候我们才能谈超越的问题。
(原标题:实现芯片国产化不妨学学液晶面板业的方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