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首页>应用案例

蓄电池技术动态判定

2013年04月02日 18:08来源: 人气:1338

  工控摘要: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技术的原因的限制,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蓄电性能将会一定降低,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蓄电池的状态做出一定判定。
  
  当发动机启动时,在短时间(5~18s)内,蓄电池向起动机连续供给强大的电流(约200~600A),同时保障点火电路用电;当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电压较低或不发电时,由蓄电池池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器,能起到稳定电路电压的作用,并可随时将发电机产生的过电压吸收掉,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蓄电池的技术状态好坏如何进行判断呢?
  
  1.利用电解液密度判断蓄电池放电程度
  
  电解液密度在充电过程中逐渐变高,而在放电过程中逐渐降低,电解液密度是与蓄电池的放电程度成正比例变化的,蓄电池放电程度越大,电解液相对密度就降得越多。因此,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就可以判断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
  
  一般情况下,蓄电池从充足到放电结束,其电解液密度大约下降0.16g/cm3左右,所以当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01g/cm3,相当于放电6%,利用这个数值,就可以作出大概的估算。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测的电解液密度是以20℃的温度为标准,平时测量的相对密度,必须进行温度校正,电解液的温度每高于标准温度1℃,应加上0.0007的误差,每低于标准温度1℃,应减去0.0007的误差。
  
  用吸式密度计测定电解液密度,如图所示。具体方法是:先将密度计的吸嘴插入单格电池内,用手捏一下橡皮球,然后缓慢松开,电解液就会被吸到吸液玻璃管中。吸入的电解液量应以能将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顶住为宜。读数时,应使浮子浮于玻璃管*,避免二者相接触,并使密度计中电解液液面与密度计刻线及视线对齐,液面所在浮子的刻度,即为电解液的密度值。
  
  2.测量大负荷下端电压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电解液密度只能说明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而不能说明蓄电池有*和向起动机供电的能力。例如,同样的电解液密度所反映的充电程度,可能是正常的使用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自行放电或其它故障所造成的。通常,蓄电池技术状态良好的基本特征是容量大、内阻小。当蓄电池的技术状态变坏时,在其放电中,特别是大电流放电中,由于压降的明显增大,端电压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会出现不正常的下降且不稳定。所以,通常采用蓄电池在以大电流(100~150A)放电情况下,测量其端电压的方法,来判定蓄电池的技术状况。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一般技术状态良好的蓄电池,用高率放电计检查时,单格电压在1.5V以上,且能保持5s稳定,图电解液密度的检查各单格电压不应相差0.1V;电压稍低于1.5V,但5s内尚能稳定者,属于放电过多,应及时进行充电;若5s内电压迅速下降,则表示有故障;若单格无电压指示,则说明其内部有严重短路、断路或严重硫化故障。
  
  用高率放电计不应测量正在充电和刚充完电的蓄电池,应在停止充电一会后再进行测量,以防测量时触针接触不良产生火花,点燃蓄电池内散出的氢气、氧气,发生爆燃而损坏蓄电池和造成人身伤亡。
  
  (2)在汽车上通过起动机放电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将一只电压表接在蓄电池的正、负极之间,拔出分电器盖上的*高压线并搭铁,启动发动机连续运转15s,及时观察电压表的读数。在起动机和线路连接良好的情况下,对于12V电压的蓄电池,若电压表读数大于等于9.6V,说明蓄电池技术状态良好;若电压低于9.6V,说明技术状态不好。
  
  (3)通过灯光来判断蓄电池的技术状态。在夜间接通前照灯的情况下,接通起动机,通过灯光的减暗程度来判断蓄电池的技术状态。若起动机转得很快,灯光虽然稍许变暗,但仍有足够的亮度,则说明蓄电池能够保持一定的电压,技术状态良好且充电较足;若起动机旋转无力,灯光又非常暗淡,则说明蓄电池放电过多,必须立即充电;若接通起动机,灯光变红,并迅速熄灭,则说明蓄电池放电已经超过了允许限度或者已严重硫化。
关键词:蓄电池密度计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编辑精选

更多


宣传样本推荐图书

旗下子站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 兴旺通| 产品分类浏览|产品sitemap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加盟热线:0571-87759904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