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静电放电问题的解决方案,可按以下十二条规则来进行(按优先顺序排列)
1.PCB上的非绝缘机壳地线与其他走线相距至少2.2毫米。这适用于连接到机壳地上的所有物体,包括轨线。
2.机壳地线的长度不应超过其宽度的五倍。
3.使未绝缘的电路与操作人员可触摸到的PCB区域或未接地的金属物体相隔至少2厘米以上。
4.电源线与地线要么并排行放在PCB的同一层上,要么放在相邻的两层。
5.地平面和地线必须连接网络。在任意一个方向上,垂直地线与水平地线至少每隔6厘米连接一次。尤其是双面PCB板,也就是说,PCB板的*层可以布局水平的地线,而第二层可以布垂直的地线,必须至少每隔6厘米放置一个孔已将两者相连(当然,小于6厘米的地方进行连接是更好的,地平面比地线网格要好一些)
6.所有信号线必须在地线面边缘或地线以内13毫米以上。地线既可以布在信号线相同的层,也可布在与之紧挨着的层上。如果信号线的长度达到30厘米或其以上,则必须在其旁边放置一根地线,在信号线上方或其相邻面上放置地线也是可以的。
7.电源线与地线之间跨接的旁路电容器,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8厘米(这样每片集成块可能会有多个旁路电容相连)
8.相互之间连线较多的元件要靠在一起
9.所有元件必须尽可能靠近I/O连接器(注意:首先应满足第3条)
10.将PCB的空余部分全部填以地线(应注意每隔6厘米的地方进行连续以产生地线网络)
11.如可能的话,将馈送电源线或信号线从PCB板的边缘中心处引出,而不应从某一角上引出来。
12.对于特别敏感且较长的信号线(30厘米或更长),应每隔一定间隔与其地线对调。
注意:这些设计规则必须应用到系统内的所有PCB板上(例如主板及插件在上面的板卡)。例如,当应用第2条时,机壳地线长度包括母板与子板所有地线的长度之和。
1.PCB上的非绝缘机壳地线与其他走线相距至少2.2毫米。这适用于连接到机壳地上的所有物体,包括轨线。
2.机壳地线的长度不应超过其宽度的五倍。
3.使未绝缘的电路与操作人员可触摸到的PCB区域或未接地的金属物体相隔至少2厘米以上。
4.电源线与地线要么并排行放在PCB的同一层上,要么放在相邻的两层。
5.地平面和地线必须连接网络。在任意一个方向上,垂直地线与水平地线至少每隔6厘米连接一次。尤其是双面PCB板,也就是说,PCB板的*层可以布局水平的地线,而第二层可以布垂直的地线,必须至少每隔6厘米放置一个孔已将两者相连(当然,小于6厘米的地方进行连接是更好的,地平面比地线网格要好一些)
6.所有信号线必须在地线面边缘或地线以内13毫米以上。地线既可以布在信号线相同的层,也可布在与之紧挨着的层上。如果信号线的长度达到30厘米或其以上,则必须在其旁边放置一根地线,在信号线上方或其相邻面上放置地线也是可以的。
7.电源线与地线之间跨接的旁路电容器,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8厘米(这样每片集成块可能会有多个旁路电容相连)
8.相互之间连线较多的元件要靠在一起
9.所有元件必须尽可能靠近I/O连接器(注意:首先应满足第3条)
10.将PCB的空余部分全部填以地线(应注意每隔6厘米的地方进行连续以产生地线网络)
11.如可能的话,将馈送电源线或信号线从PCB板的边缘中心处引出,而不应从某一角上引出来。
12.对于特别敏感且较长的信号线(30厘米或更长),应每隔一定间隔与其地线对调。
注意:这些设计规则必须应用到系统内的所有PCB板上(例如主板及插件在上面的板卡)。例如,当应用第2条时,机壳地线长度包括母板与子板所有地线的长度之和。
关键词:连接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