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电缆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电缆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

2014年10月24日 20:44:46人气:724来源:安徽远西电缆有限公司

1 绝缘厚度的测量

1.1 测量装置

      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至0.01mm。当测量绝缘厚度小于0.05mm时,则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为估计读数。

1.2 试样制备

      从绝缘上去除所有护层,抽出导体和隔离层(若有的话)。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内外半导电层若与绝缘粘连在一起,则不必去掉。

      每一试件由*缘薄片组成。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

1.3 测量步骤

      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如是扇形绝缘线芯,则按图2测量6点。

      b)当绝缘是从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3和图4径向测量6点。

      c)当试件外表面凹凸不平时,应按图5测量6点。

      d)当绝缘内外均有不可去除的屏蔽层时,屏蔽层厚度应从测量值中减去。当不透明绝缘内外均有不可除去的屏蔽层时,应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

      e)无护套扁平软线应按图6测量。两导体之间zui短距离的一半作为绝缘线芯的绝缘厚度。在任何情况下。*次测量应在绝缘的zui薄处进行。

      如果绝缘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绝缘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绝缘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zui小值。

若规定的绝缘厚度为0.5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若规定的绝缘厚度小于0.5mm时。则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三位,第三位为估计数。

1.4 测量结果及计算

      每个试样的平均厚度为试片各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2 护套厚度的测量

2.1 测量装置

      与1.1条相同。

2.2 试样制备

      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用一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垂直于电缆轴线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

2.3 测量步骤

      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1径向测量6点。

      b)如果试件的内圆表面实质上是不规整或不光滑的,则应按图7在护套zui薄处径向测量6点。

      c)当试件内侧有导体造成很深的凹槽时,应按图8在每个凹槽底部径向测量。当凹槽数目超过6个时,应按b)条进行测量。

      d)当因刮胶带或肋条形护套外形引起护套外表面不规整时,应按图9进行测量。

      e)对于有护套的扁平软线,应按图10在与每个绝缘线芯截面的短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及长轴上分别测量。但无论如何应在zui薄处测量一点。

      f)六芯及以下有护套的扁平电缆应按图11进行测量:

      ——在圆弧形两头沿着横截面的长轴进行测量;

      ——在扁平的两边,在*根和zui后一根绝缘线芯上测量,如果zui薄厚度不在上述几次测量中,则应增加zui薄处及其对面方向上厚度的测量。

      上述规定也适用于六芯以上扁平电缆护套厚度的测量,但应增加中间绝缘线芯处或者当绝缘芯数为偶数时取中间两个绝缘线芯之一进行测量。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有一次测量在护套zui薄处进行。

      如果护套试样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护套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zui小值。

      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

2.4 测量结果及计算

      每个试样的平均厚度为试片各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   外形尺寸的测量

3.1 测量步骤

 

 

       a)软线和电缆的外径超过25mm时,应用测量带测量其周长,然后计算直径。也可使用能直接读数的测量带测量。

      例行试验允许用刻度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测量时应尽量减小接触压力。

      b)软线和电缆的外径超过25mm时,应用测量带测量其周长,然后计算直径。也可使用能直接读数的测量带测量。

      c)扁平软线和电缆应使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沿着横截面的长轴和短轴进行测量。除非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尺寸为25mm及以下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为(以mm计);尺寸为25mm以上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一位。

3.2 测量结果及计算

      a)试样直径在25mm以下者,其平均外径D测量结果应由试样上测得各点数据的平均值表示。a)软线和电缆的外径超过25mm时,应用测量带测量其周长,然后计算直径。也可使用能直接读数的测量带测量。

      例行试验允许用刻度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测量时应尽量减小接触压力。

      b)软线和电缆的外径超过25mm时,应用测量带测量其周长,然后计算直径。也可使用能直接读数的测量带测量。

      c)扁平软线和电缆应使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沿着横截面的长轴和短轴进行测量。除非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尺寸为25mm及以下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为(以mm计);尺寸为25mm以上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一位。

3.2 测量结果及计算

      a)试样直径在25mm以下者,其平均外径D测量结果应由试样上测得各点数据的平均值表示。

      b)用测量带测量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L——测出的周长(mm)

        Δ——纸带厚度(mm)

        D——试样平均外径,mm

4 厚度偏差率和偏心度的测量及计算

4.1 概述

      偏差率:是偏离平均厚度的数值与平均厚度的比值的百分数,用C(%)表示。

      偏心度:是平均绝缘(护套)厚度和zui薄处厚度差与绝缘(或护套)外径比值的百分数,用P(%)表示。

4.2 测量

      先测出绝缘或护套的内直径d和外径D,再测出绝缘或护套的zui薄厚度b。

4.3 计算

      偏差率按下式计算:

      偏心度按下式计算:

5 绝缘和护套密度(比重)测定方法

      绝缘和护套密度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悬浮法。

5.1 试验器材

      1)密度小于1g/ml的分析级乙醇(酒精)或其它合适的试液;

      2)密度大于等于1g/ml的氯化锌溶液;

      3)蒸馏水;

      4)混合量筒;

5)恒温器;

6)在23℃校正过的比重计;

7)0.1℃刻度的温度计。

5.2 试验步骤

5.2.1 沿着与导体轴线垂直的方向,在被试绝缘或护套上切取试样,并切成边长为1mm至2mm的小块,将试样放入试液中使其呈悬浮状来测定其密度。试液与被试材料不应发生化学反应。

合适的试液如下:

      ——密度小于1g/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密度大于等于1g/ml的氯化锌和水混合物。

5.2.2 在(23±0.1)℃温度下,将3块试样放入试液中,避免形成气泡。然后将蒸馏水加到试液中,直到试样悬浮在试液中。试液混合物应均匀并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

      混合试液的密度应用比重计测定,读数到小数点后三位,测得的密度就是被测试样的密度。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