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技术中心>浅谈汽车衡传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直播推荐

更多>

企业动态

更多>

推荐展会

更多>

浅谈汽车衡传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2016年02月15日 14:04:28人气:3728来源: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我们这篇浅谈汽车衡传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文章。相信大家对我们汽车衡都是了解的。但是有时候难免汽车衡会出现一些状况需要解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浅谈汽车衡传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是怎么操作的吧。

 


1、传感器的安装

 

   要轻拿轻放,尤其是对于用铝合材料制造弹性体的小容量传感器,冲击、跌落,对传感器本身的性能都会造成大损害;对于大容量的传感器,一般来说有较大自重,故而要求在搬运、安装时,尽可能使用适当的起吊设备(如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

 

   水平调整:单个传感器安装底座的安装平面要用水平仪调整水平;多个传感器安装底座安装平面要尽量调整到一个水平面上(相对误差在3-5毫米),目的是使各传感器承受的负载基本。

 

   每种传感器的受力方向都是确定的,使用传感器时,一定要在受力方向上加载,横向力、侧向力等非受力方向上加载,应避免。

 

   尽量采用有自动定位(或自动复位)功能的传感器,如含有球形轴承、关节轴承、定位紧固器等,这样的传感器可以防止某些横向力作用在传感器上。

 

   传感器周围应设置一些档板,或者把传感器罩起来,这样可以防止因进入赃物、灰尘等使可动部分运动不爽造成的影响称量精度的现象。判断可动部分是否运动不爽,可以用以下方法:在秤台上增加或减少千分的额定负荷,如果显示仪表有反映,说明可动部分运转正常。

 

   传感器虽有一定的过载能力,但在秤的安装过程中,应防止传感器超载,即使是短时间的超载也会造成传感器损坏,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先用一个和传感器等高度的垫块代替传感器,放平后,再安装传感器。

 

   传感器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传感器应采用绞合铜线形成电器旁路,以保护传感器免受电焊、电流或雷电的危害;避免接受强烈的热辐射,尤其是单侧的强烈热辐射。

 


2、电气连接

 

   传感器的信号电缆,不能和强电电源线或控制线并行布置(如不能把传感器信号线和强电电源线及控制线放在同一管道内),如果必须并行布置,那么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0厘米以上,并把信号线用属管套好。

 

   传感器信号线如果需要延长,应采用特制的密封电缆接线盒,如果不用此种接线盒,而采用电缆与电缆直接对接的方式,则应注意密封防潮,接好后应检验缘电阻,且达到标准(2000-5000M),必要时,重新标定传感器。

 

   若信号电缆线很长,又要很高的测量精度,应考虑采用带有中继放大器的电缆补偿电路。

 

   所有通向显示仪表或从仪表引出的导线,均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线的连接及接地应合理。

 

   传感器输出信号读出电路不应和能产生强烈干扰的设备(如可控硅、接触器等)及有很大热量产生的设备放在同一箱体中,如果不能这一点,则应考虑在它们之间设置障板隔离之,并在箱体内安置风扇。

 


3、注意事项

 

   ① 汽车衡在长期使用中,往往由于超载、冲击等原因,造成传感器塑性变形,影响计量准确度,所以需要更换传感器。因为传感器随着额定载荷的增大,其输出的微伏/分度信号是减少的,而不是增大,所以,在更换传感器时,应尽可能用和原来一样载荷的传感器。若想更换更大载荷的,就要注意显示仪表量程是否可调,如果不可调,会因为额定载荷大而输出的微伏/分度信号小不能满量程输出、显示、拨码调整达不到目的而不能使用;如果可以调整,则按说明书要求设定和调试,同时也不要使额定载荷过大,否则会因为输出的微伏/分度信号过小,容易降低秤的敏度。

 

   ② 更换传感器后要经过检定合格,才能使用。

 


   通过上文的了解,相信大家对我们这篇浅谈汽车衡传感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文章已经了解了。本文由上海实干实业有限公司汽车衡小编整理提供,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如果大家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咨询!阅读过本文的伙伴还读过:电子吊秤传感器防护密封的基础与方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更多 >

工控网机器人仪器仪表物联网3D打印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仓储物流环保设备造纸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化工设备电子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海洋水利装备矿冶设备新能源设备服装机械印染机械制鞋机械玻璃机械陶瓷设备橡塑设备船舶设备电子元器件电气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关闭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