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未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二大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在基础研发领域投入明显不足,关键技术瓶颈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许多业内人士担心,自主技术路线迟迟不能成熟,将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
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问题,在我国新能源产能的快速膨胀中,正越来越突出。在风电制造领域,近年来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几乎走的是清一色的引进路线。
专家们认为,对新能源的基础投入不够,是突出的制约因素。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天津院副院长总工王中筑认为,当前中国新能源发展zui快的风电行业,核心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的风电技术研发平台没有成立,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学研技术开发体系,已经成为重要制约瓶颈。
市场培育滞后产业发展
许多专家和企业认为,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在新能源市场培育上出台了一些措施,但从整体来看,在市场培育上仍然力度不足,核心的上网电价等政策体系安排滞后,以市场激励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这些问题的加快研究解决,才能为我国新能源发展鼓足后劲。
为扶持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启动市场的政策,一些企业认为应当更加具体、更加公开透明。台资茂迪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苏民忠说:今年3月份国家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但迄今为止,*批项目获准名单仍然没有公布,到底获准多少,标准是什么,市场影响到底是什么?
上网电价问题,是培育和启动市场的关键。CSI阿特斯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官瞿晓铧认为,由于还缺少一个明确的“上网电价”,迄今为止,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执行了“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上网电价,中国目前已建成的光伏并网发电电站大都属于政府引导项目,处于试验性并网状态。
落后产能势必出局
在我国的新能源发展中,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和新兴煤化工等几乎都走过了同样的历程,短暂的暴利行情催生了*投资,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zui终泡沫破灭,行业发展大起大落。目前,风电设备和多晶硅已被*“点名”出现“产能过剩”,新能源这个新兴产业尚未成熟,却反复出现这样的现象,已经到了该认真反思时候了。
在光伏产业,我国目前已投产、已开工建设,或者正准上马的多晶硅生产线有几十条,如果都按计划建设完成,将出现严重供大于求,这些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的落后产能势必面临出局的命运。
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经从zui高近500美元跌至目前70美元左右,相比国外大厂平均30美元的成本,国内企业的平均成本都在70美元左右,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解决突出的高能耗和污染问题。
此外,风电设备也严重过剩,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王华君认为,政府应尽快制定风电产业的发展规划与科技
上一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下一篇:遭遇墙内开花墙外香尴尬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交易会 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
展会城市:合肥市展会时间: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