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资质齐全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技术特点
1、污水的预处理
污水中含有一些大块杂物,这些杂物进入后续处理设施会形成浮渣,甚至堵塞管路和设备,必须予以隔除。同时由于污水水量较小,格栅的栅渣一般采用人工清除,因此本设计中拟采用自制格栅作为拦污措施。
2、污水的调节
由于污水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因而必须加强调节以稳定污水的水质、水量,以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的效果。
3、水解酸化反应
由于该种污水有机浓度不是很高,根据本公司对低浓度有机污水处理的经验,可以不采用厌氧消化处理,仅需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即可。 水解酸化过程中起作用的细菌为水解细菌、产酸菌,均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动力曝气,因而水解酸化池能在无能耗的条件下将有机物部分降解,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酸化水解菌能将大分子的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后续好氧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可大大缩短好氧生化所需的时间;同时处理后出水水质更好,既节省了投资,节约了运行成本,又提高了环境效益。
4、好氧接触氧化反应
生化处理主要通过好氧处理,在污水中提供足够溶解氧的情况下,依靠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将污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去除。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这两种方法均为国内外常用且工艺比较成熟。生物膜法按生物膜附着物不同又分成生物转盘、生物滤池和接触氧化法。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生物填料不断更新,从原来的塑料蜂窝填料发展到软性填料再到半软性填料,接触氧化法越来越显出其*性。由于接触氧化具有丰富的生物相,特别在低浓度污水处理中,接触氧化法逐渐取代了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具有如下特点:
具有丰富的生物相:接触氧化池内有充沛的溶解氧和有机物,在气水的剧烈掺泥作用下,加速了有机物的传质过程,膜面水的更新和生物膜的更新,有利于微生物的生栖增殖,因此生物膜上的生物相非常丰富。有细菌类、球衣细菌、丝状菌类、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形成了有机物-细菌-原生、后生动物丰富而稳定的食物链。
具有高浓度的生物量:生物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布气均匀并具有足够的曝气强度的条件下,填料被活性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庞大的生物膜主体结构,有利于维护生物膜的净化功能。据统计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7倍。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简便:接触氧化法具有丰富的生物相和高浓度的生物量,在运行上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并能适应高负荷的冲击,污泥生成量少。由于附着生物膜载体的沉降性能比活性污泥要好的多,所以有丝状菌附着于膜上时,不易产生污泥膨胀的危害。并具有一定的脱磷、脱氮能力,能保证出水水质。基本上无须剩余污泥回流易于管理,不产生蚊蝇,也不散发臭气,不易堵塞,运行畅通。填料耐腐蚀能力强,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
承受污水水质、水量变化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
5、沉淀池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污水中SS的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沉淀池由五个部分组成: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贮泥区及缓冲区。进水区和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均匀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沉淀区是池子的主要部位。贮泥区是存放污泥的地方,它起到贮存、浓缩与排放的作用。缓冲区介于沉淀区和贮泥区之间,缓冲区的作用是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6、消毒处理
医疗污水经生化处理后,除部分细菌随污泥沉淀下来外,大部分大肠杆菌、粪便链球菌等致病菌仍然存在污水中,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目前,生活污水的消毒方式很多,臭氧法、次氯酸钠法二氧化氯法等。虽然次氯酸钠法具有投配方便、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会与水中某些有机物结合生成有致癌作用的有机卤化物。而二氧化氯是*的优秀消毒剂,其杀菌效果好,是次氯酸钠的理想替代产品。本系统采用二氧化氯法进行消毒。消毒池采用平流式隔板接触反应装置,以提高接触时间,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SBR工艺
(1)由于医院的污水量比较小,一般不会采用一般的活性污泥法,而采用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2)次酸钠溶液 次酸钠是原始的消毒处理方法之一。该方法原料来源方便、产品稳定、运输方便,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不会因消毒剂产生污泥,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会与水中某些有机物结合生成有作用的有机卤化物。
(3)臭氧法 臭氧是强氧化剂,在污水中加入适量的臭氧使水中微生物以及各种金属离子氧化。用这种方法处理医院污水较为,二次污染少。缺点是所配套的设备多,一次性投资大,设备维修量大,用电量亦大,增加了常年运转费。
(4)紫外线法 紫外线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
(5)二氧化 ClO2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它能有效地破坏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并芘蒽醌、仿、四化碳、酚、酚、化物、硫化氢及有机硫化物等。能很好地氧化水中一些还原状态的金属离子如Fe2+、Mn2+、Ni2+等。受pH影响小,对藻类有杀灭作用,还能降低水溶液的色度、浊度和异味,其效果是次酸钠的5倍。在污水处理中不形成显着的有机卤化物,是医院污水处理的理想选择。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接触氧化法工艺简述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曝气风机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抱起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聚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点,但又与一般生物膜法不尽相同。一是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废水中,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又称淹没式滤池。二是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靠自然通风供氧,相当于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地 填料,也可称为曝气循环型滤池或接触曝气池。三是池内废水中还存在约2-5%的悬浮状态活性污泥,对废水也起净化作用。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地 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生物膜法相同,就是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在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常常是影响正常生物净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丝状菌在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相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力因素。
济阳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资质齐全
医院污水处理单元工艺设计技术要求
医院污水预处理系统分为特殊性质污水预处理和常规预处理。常规预处理通常由格栅、预消毒池、调节池、脱氯池、初沉池等根据水质及处理要求组合而成。
1.1特殊性质污水预处理 特殊性质污水应分类收集,足量后单独预处理,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预处理方法分别为: 非传染病医院污水 格栅 调节池 水解池/初沉池 生化 反应池 二沉池 消毒池 达标排放或回用 污泥回流 污泥浓缩、脱水 剩余污泥 栅渣 污泥处置 深度处理 传染病医院污水 格栅 预消毒池 脱氯池 调节池 水解池/初沉池 生化 反应池 二沉池 消毒池达标排放 污泥回流 污泥浓缩、脱水 剩余污泥 栅 渣 污泥处置深度处理
(1)酸性污水来源于医院检验或制作化学清洗剂时使用硝酸、硫酸、过氯酸、等酸性物质而产生的污水。
酸性废水宜采取中和法。中和剂可选用氢氧化钠、石灰等,中和至pH值7~8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含汞废水宜采用硫化钠沉淀+活性炭吸附法。再经活性炭吸附后,出水汞浓度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含汞浓度低于0.02 mg/L。
(2)含铬污水来源于医院在病理、血液检查及化验等工作中使用重铬酸钾、三氧化铬、铬酸钾等化学品形成污水。含铬废水宜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处理后出水中六价铬浓度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含量小于0.5 mg/L。
(3)洗印污水来源于医院放射科照片胶片洗印加工产生洗印污水和废液。显影污水宜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后出水中六价铬浓度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洗印显影废液收集后应交由专业处理危险固体废物的单位处理。
(4)放射性废水处理
a)放射性废水来源于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废水浓度范围为3.7×102 Bq/L~3.7×105 Bq/L。
b)放射性废水处理设施出口监测值应满足总α<1 Bq/L,总β<10 Bq/L。
c)同位素治疗排放的放射性废水应单独收集,可直接排入衰变池。
d)收集放射性废水的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特种管道,一般为不锈钢管或塑料管。衰变池应防渗防腐。
e)衰变池按运行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衰变池按使用的同位素种类和强度设计。衰变池的容积按长半衰期同位素的10个半衰期计算,或按同位素的衰变公式计算。
f)放射性废水处理后直接排放,不进入医院污水综合处理系统。
常规预处理工艺
医院污水预处理系统通常由格栅、预消毒池、调节池、水解池、混凝沉淀池等根据水质及处理要求组合而成。
(1)格栅 a)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提升水泵前应设置格栅,格栅井可与调节池合建,格栅应按大时污水量设计。 b)栅渣与污水处理产生污泥等一同集中消毒、处理、处置。
(2)预消毒池 传染病医院污水预消毒宜采用臭氧消毒。消毒时间应不小于30 min。非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可不设预消毒池。
(3)调节池 a)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应设调节池。连续运行时,其有效容积按日处理水量的6~8小时计算。间歇运行时,其有效容积按工艺运行周期计算。 b)调节池宜采用推流式潜水搅拌机,搅拌机选型应按照CJ/T109-2000进行设备选型,搅拌功率应结合池体大小进行确定,一般可按5 W/m3~10 W/m3计算。 c)调节池应设置排空集水坑,池底流向集水坑的坡度应不小于3~5‰。
(4)水解池 a)水解池为常温水解酸化池,温度宜为15~40 ℃,DO宜保持在0.2~0.5 mg/L。 b)水解酸化池一般采用上向流方式,大上升流速宜为1.0 m/h ~1.5 m/h,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2.5 h ~3 h。
(5)混凝沉淀处理 a) 医院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宜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混凝剂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等。 b) 混凝池宜采用机械搅拌,絮凝和混凝池设计遵循HJ2006-2010有关规定,絮凝时间及混凝搅拌强度应根据实验或有关资料确定。 c) 当沉淀池体采用钢结构设备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腐措施;斜板沉淀池应设置斜板冲洗设施;其他形式沉淀池应采取便于清理、维修的措施。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
1、选型要求
1.1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的关键设备和材料主要包括:格栅除污机、污水泵、污泥泵、鼓风机、曝气机械、自动加药装置、污泥浓缩脱水机械、消毒装置等。
1.2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应选用自动机械格栅除污机。非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宜选用自动机械格栅,小规模污水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手动格栅。
1.3污水泵、污泥泵应选用节能型产品,泵效率应大于80%。污水泵应根据工艺要求选用潜水泵或干式泵。
1.4鼓风机应选用低噪声、高效低耗产品,出口风压应稳定,宜选用罗茨鼓风机。
1.5表面曝气机的理论动力效率应大于3.5 kgO2/kWh,鼓风曝气器的理论动力效率应大于4.5 kgO2/kW·h。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竖轴式表面曝气机和鼓风式射流曝气器。
1.6加药装置应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自动加药装置的计量精度应不小于1‰。
1.7消毒装置应选用高效低耗、操作简单、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良好的产品。
2、性能要求
2.1曝气设备应符合HJ/T 252 、HJ/T 263 、HJ/T 281 等的规定;鼓风机应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产品,并应符合HJ/T 251 的规定;格栅除污机应符合HJ/T 262 的规定;加药设备应符合 HJ/T 369 的规定;潜水泵应符合 HJ/T 336 的规定;填料应符合 HJ/T 245 、HJ/T 246 的规定,其他机械、设备、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2.2污水泵、污泥泵、鼓风机、表面曝气机等**时间应不小于10000 h,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0年;格栅除污机、污泥脱水机等**时间应不小于4000 h,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曝气装置、生物膜填料、自动加药装置、水质在线监测仪的**时间应不小于6000 h,使用寿命应不小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