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ARS奥瑞斯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重要性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奥瑞斯(山东)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潍坊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0/3/20 10:15:20
  • 访问次数424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奥瑞斯(山东)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室废水、废气、废弃物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的环保*,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等国)、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中东(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国)、俄罗斯、韩国等邻国的出口加工业务。国内业务主要面向各科研院所、名校及各行业的实验室废水、废气、废弃物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服务于一体的总包业务。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以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出口欧盟CE认证,拥有国家技术30项,产品涉及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设备。

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ARS奥瑞斯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重要性
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化学预处理、化学深度处理、斜管沉淀、多程消毒灭菌、过滤沉淀分离、高低电位差微电解技术、电化学氧化还原技术、两级有机生物膜净化、有机废水新型填充床光波催化反应技术、更新液选择性传质及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等处理工艺对实验室内产生的有机、无机、生物废水进行综合处理,针对不同实验废水的组成成分,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及控制系统进行废水处理。
ARS奥瑞斯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重要性 产品信息

ARS奥瑞斯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重要性

 

随着人们环保的关注,其中高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中的医学实验室废水由于越来越多,不但给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所以废水的处理问题成为人们期盼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化学预处理、化学深度处理、斜管沉淀、多程消毒灭菌、过滤沉淀分离、高低电位差微电解技术、电化学氧化还原技术、两级有机生物膜净化、有机废水新型填充床光波催化反应技术、更新液选择性传质及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等处理工艺对实验室内产生的有机、无机、生物废水进行综合处理,针对不同实验废水的组成成分,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及控制系统进行废水处理。其中预处理是*步,下面就讲讲实验室废水预处理的重要性。

 

ARS奥瑞斯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重要性

  

(1)如果从格栅流过的栅渣太多,会使初沉池、曝气沉砂池及曝气池、二次沉淀池面上的浮渣增多,难以清除,挂在出水堰板上影响出水均匀,不美观,增加恶臭气味。

(2)如果从沉砂池流走的砂粒太多,砂粒有可能在初沉池配水渠道内沉积,影响配水均匀;砂粒进入初沉池内将使污泥刮板过度磨损,缩短更换周期;进人泥斗后将会干扰正常排泥或堵塞排泥管路;进人泥泵后将使泥泵过度过快磨损,降低泵的使用寿命;砂粒进入曝气池会沉在曝气池底部逐渐积累妨碍曝气头出气,甚至覆盖曝气头,大大降低曝气效率。

(3)从预处理向后漂移的破布条、棉纱、塑料条、铁丝、头发等杂物会在表曝机或水下搅拌设备、桨板上缠绕,增大阻力,损坏设备还会缠绕在水下电缆上,形成很大的棉纱团、铁丝头发团、塑料团等,导致扯坏电缆。进入二沉池将会使浮渣增加,挂在出水堰板上影响出水均匀;进人生物滤池会堵塞配水管、滤料,甚至堵塞出水滤头、滤板等;进入生物转盘将在转盘上缠绕,增大了阻力,加快生物转盘的损坏,减少有效容积。

(4)实验室废水处理从预处理单元漏出的杂物进人浓缩机后将在栅条上缠绕,影响浓缩效果。并在上清液出流的堰板上漂浮结块,影响出水均匀。进人消化池前后会堵塞排泥管道或送泥泵。还会在消化池内上浮,结成大的浮壳。这些杂物进人离心脱水机,会使高速旋转的叶轮失去平衡,从而产生振动或严重噪声,导致密封破漏,损坏离心脱水机。一些棉纱、毛发有时会塞满叶轮与蜗壳之间的空间,使设备过载,烧坏电机。

(5)从水处理设施进人浓缩池的细砂,可能堵塞排泥管路,使排、送污泥泵过度磨损。进入消化池将沉在底部,影响排泥,减小有效容积。如果这些细砂进人离心机,将严重磨损进泥管的喷嘴以及螺旋外缘和叶轮,增加维修更换次数,如进入带式压滤脱水机将大大降低污泥成饼率,使搅拌机容易磨坏,实验室废水处理滤布过度磨损,转辊之间磨损和不均匀。

关键词:控制系统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ARS奥瑞斯实验室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重要性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