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高精度汽车防爆膜测试仪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LS100
  • 所  在  地深圳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22/2/14 8:04:03
  • 访问次数410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Linshang Technology Co.,Ltd. www.lstek.cn ) 成立于2008年6月16日。成立伊始,公司就坚持自主研发,打造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2010年"Linshang”商标注册成功,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获得四项国家
     
       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秉承“品质创新专注诚信”的经营理念。产品不断研究创新,再配合稳健踏实的经营风格,全面提升品质,对外提供客户物美价廉的产品,及时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对内致力于产品和管理的持续改善,本着踏实稳健,追求*之理念,让公司永续经营。 

公司行动纲领:
      1:将心比心,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竭诚为客户服务。
      2:尽较大努力,满足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
      3:让公司产品真正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不是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较大化。

太阳膜测试仪,光学透过率测试仪,透光率仪,红外功率计,紫外照度计,中空玻璃厚度仪,红外油墨测试仪,真空镀膜光学在线测试设备,紫外能量计;
LS100/LS101太阳膜透过率测量仪的测试原理是采用紫外光源,可见光源和红外光源照射被测透明物质,感应器分别探测三种光源的入射光强和透过被测透明物质后的光强,透过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值即为透过率,用百分数表示。大多数的太阳膜,可见光标注透过率指标,红外线和紫外线标注阻隔率指标,阻隔率=*-透过率。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透过率这三个指标是判断太阳膜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高精度汽车防爆膜测试仪 产品信息


    深圳市林上LS100汽车太阳膜测试仪  测试原理是采用紫外光源,可见光源和红外光源照射被测透明物质,感应器分别探测三种光源的入射光强和透过被测透明物质后的光强,透过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值即为透过率,用百分数表示。

    大多数的太阳膜,可见光标注透过率指标,红外线和紫外线标注阻隔率指标,阻隔率=*-透过率。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透过率这三个指标是判断太阳膜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概述
    LS100汽车太阳膜测试仪 专业用于太阳膜透过率测试,也可用于玻璃,镀膜材料,有机材料,涂料等透光物质的光学透过率测试。
 
 
二:LS100参数
1.外形尺寸: 长160mm × 宽115mm × 高33mm;
2.测试槽尺寸:宽23mm × 深76 mm;
3.仪器重量: 425克;
4. 样品厚度:小于21mm
5.分辨率:0.1%;
6.测量精度:优于±2%(无色均匀透光物质),出厂用标准样板检测优于±1%;
7.紫外线: 中心波长365nm;
8.可见光: 380nm-760nm全波长;
9. LS100红外线: 中心波长1400nm;
10.9V AC/DC电源供电,也可用便携式外挂锂电池包供电。
 
 
三:仪器特点
1.紫外透过率仪,红外透过率仪,可见光透过率仪(透光率计)三合一;
2.适用于汽车膜,防爆膜,建筑膜,隔热膜,贴膜玻璃等的透过率测试;
3.仪器具有实时动态自校准功能,开机后自动校准到*透过率; 
4.操作简单,测量快速,只需将被测物放入测试槽,立即同时显示三项测试结果;
5.适用于太阳膜性能展示展览,生产,质检,验货等多种场合;
 
 
四: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1.仪器接上电源,保持测试槽内为空,打开仪器开关;
2.将被测物放入测试槽中,被测物尽量贴近测试槽的左边;
3.三个显示窗口分别显示被测物对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透过率;
4.仪器不使用时,请关闭电源;
5.开机时仪器自测试和自校准,测试槽内一定要为空,否则不能完成自校准;
6.避免与腐蚀性物品接触、远离高温高湿的环境。
7.长时间连续使用时,由于LED光源的发光效率(LED光源温度升高,效率下降)的原因,可能导致三个窗口数据不能显示为100,此时请关闭仪器的电源,重新开机自检和自校准,不影响测量精度和正常使用。
8.可能会偶然出现无测试物时,显示数据不能回归为100,关机立即重启仪器即可。
 
 
制造商:深圳市林上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 http://www.lstek.cn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高精度汽车防爆膜测试仪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