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2020年本网原创热文回顾之芯片

2020-12-11 10:15:10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阅读量:58936

分享:
导读: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今天我们就通过“2020年本网原创热文回顾之芯片”,一起来看看人们对于今年芯片发展的关注点都主要是哪些吧?
  如今,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加速到来,芯片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领域,对于芯片需求的不断释放,都推动了芯片产业的急速发展。今年以来,在疫情及环境的影响之下,人们也是将更多关注投放在芯片领域。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今天我们就通过“2020年本网原创热文回顾之芯片”,一起来看看人们对于今年芯片发展的关注点都主要是哪些吧?
 
  一、智造行业也有热词,2020年这些你都听过吗?
 
  近日,#2020热词#新鲜出炉,什么“后浪、打工人、集美、网抑云”等等,想必大家都非常的耳熟能详。那么作为智造人,我们自己的行业有没有热词呢?如果有的话,又都是哪些呢?下面,智能制造网特意总结了2020年智造行业的6大热词,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详细
 
  简评:这虽然是一篇立足整个智造行业的大的总结文章,但其中也重点提及到了芯片发展。文章显示,今年芯片对于智造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热词,尤其是美国芯片禁令带来的国产“芯片热”,更是受到全民的热议和关注。作为一篇立足高远、下探够深且结合时事热点的文章来说,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二、美国盯上芯片供应链,华为如何寻求破局之道?
 
  针对华为5G技术的打压还在进行中,美国又将“黑手”伸向了芯片领域。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项新规,要求通过美国技术生产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在向华为供货前需要先获得美国的许可。这一规定无异于“切断”了华为的芯片供应链,可谓阴狠至极。【详细
 
  简评:今年芯片领域发展的大事件不少,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制裁就是其中之一。这次自前几年就开始打响的“战役”,在今年得到加剧并恶化,无疑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本文以美国对华为的新打压措施入手,分析了华为当前的境地,以及短、长期的应对策略,对于人们更加深入认识该事件具有参考意义。
 
  三、我国芯片发展持续升温,市场繁荣背后谨防虚火
 
  由于行业突然爆火、各方玩家与资金疯狂扎堆,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用力过猛的情况。受此影响,发展过程中例如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投机行为、烂尾项目等的发生,直接导致了行业虚火,成为芯片国产化进行的重要阻碍。【详细
 
  简评:凡事讲求均衡,所谓物极必反,发展亦是如此。美国禁令虽然催生了国产芯片热潮,但产业火热繁荣的背后也暗藏隐患。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警示,在此背景下,本网通过分析国产芯片发展的现状、危机和应对措施,为行业发展敲响警钟,也为人们科学看待芯片发展提供借鉴。
 
  四、200万高薪招聘人才,华为缘何如此大手笔?
 
  近日,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则消息“刷屏”了吧——华为高薪聘请应届毕业生!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华为从“天才少年”项目中录取了两名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其中一名年薪更是高达200万,而该项目年薪低的也有80余万。【详细
 
  简评:由美国芯片禁令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谓不少,任何风吹草动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和大前提,华为的任何举动都受到深切关注和详细解读。而本文,就针对人们热议的华为高薪招聘人才事件,进行了事实、原因、影响等全方位的分析,可以说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五、再获政策“礼包”加持,我国集成电路国产转型提速
 
  日前,国家发布了新文件《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该政策为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提出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详细
 
  简评:在面对严峻挑战和复杂形势的情况下,国产芯片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助力,政策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同时也是应对危机、走向未来的强力保障。基于此,国家芯片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引起全民关心。本文在芯片新政刚出台不久就密切关注,详细分析并解读了新政的内容、措施、影响和意义。
 
  六、出口管制升级加断供威胁,加速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
 
  对于我国来说,芯片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方面作为制造大国本就对芯片有巨大需求;另一方面随着5G、自动驾驶等新基建的发展,也是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对高性能芯片的依赖。但目前,我国芯片需求的满足并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实现芯片国产化崛起已经刻不容缓。【详细
 
  简评:美国禁令的实施对象不只是华为,而是我国整个产业链。随着美国升级出口管制,切断对我国的芯片供应,我国芯片发展也面临“缺芯少魂”的危难境地。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禁令对我国带来的实际影响,探求国产芯片突围和应对的有效举措与关键点,展示了普通人对于该事件的声音。
 
  七、寒武纪拟科创板上市 AI芯片发展前景几何?
 
  目前,在芯片领域,两大“当红炸子鸡”应属5G芯片和AI芯片。相对于5G芯片,AI芯片“成名”的时间要更早一些,毕竟5G正式开启商用是在2019年,而人工智能的崛起要更早。说起来,AI芯片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也离不开AI芯片的强势助力。【详细
 
  简评:如今,随着各行各业对于芯片需求与要求的提升,芯片技术发展也迎来不断升级,种类愈发趋于多元和丰富。本网借着芯片厂商寒武纪进军科创板的热门事件,重点介绍了AI芯片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让人们对芯片技术和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趋势有了更加前瞻且明晰的认识。
 
  八、半导体之争转向制造端 欧、日、美均有新打算
 
  目前,围绕半导体领域竞争,焦点已经由设计、封测等环节向制造端转变,半导体生产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重点。在这一趋势下,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日本、美国,均试图提升半导体生产制造能力,从而获得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避免出现受制于人的情况。【详细
 
  简评:当前,在分工合作趋势之下,芯片产业发展在已经形成一个整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对我国芯片的禁令也自然会引起芯片格局的震荡。本文通过分析禁令实施后,各主要大国在芯片方面的布局,将未来芯片发展和变化的方向呈现在人们面前,让大家对芯片进程有更深认知。
 
  九、5G芯片之争日趋白热,国产崛起该如何去做?
 
  近年来,随着各种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芯片行业逐渐迎来巨变。今年以来,越来越多5G手机(如华为P40系列)的飞速进入市场,不仅掀起了人们对5G芯片的关注热潮;同时,芯片厂商间较量的升级以及竞争的加剧,也让这场有关5G芯片的“战争”日趋白热化。【详细
 
  简评:上面提到了AI芯片的发展,本网又重点介绍了另一主流芯片——5G芯片的情况。当前5G发展不断加快,芯片热度也持续攀升,5G+芯片催生了更多新机遇,也带来更多新挑战。本网聚焦5G芯片发展的机遇、现状、挑战和未来趋势,将5G芯片的实际发展情况全面的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十、“分食”华为产能?多家芯片巨头向台积电追加订单
 
  美国不允许任何企业使用美国设备为华为生产芯片,这一新禁令有着很深入的影响,导致台积电将不得不放弃华为的订单。这意味着,华为的芯片供应或许会陷入困境,而台积电也将空出大量的产能。在此前,华为海思是台积电第二大客户。【详细
 
  简评: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影响的不只是华为,也还有其原本的供应商台积电。那么在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后,台积电发展又如何了呢?本文结合现实发展,重点介绍了台积电在禁令之下的现状、困难和应对,同时也与华为方面进行对比,比较出双方谁收到的禁令影响更大。这样的对比人们喜闻乐见!
 
  总评:综合2020年本网芯片原创热文来看,在今年领域内大事件不断、动态不断的情况下,人们重点关注的点主要包括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美国对我国的芯片出口管制;华为、台积电等事件主要当事企业;5G芯片、AI芯片等发展情况;国内兴起的芯片热潮;以及国家在芯片方面出台的政策和红利。关注点囊括热点事件、热门企业、新技术、新政策、新热潮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广,关注度深。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Intel发布Lunar Lake芯片:集成16/32GB内存 2024-06-04 16:47:23
在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特尔展示了其备受期待的下一代笔记本电脑芯片——Intel Lunar Lake,这款芯片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正式上市。
本田汽车和IBM签署谅解备忘录,欲合作研发芯片 2024-05-16 10:27:17
本田汽车内部的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家公司尚未敲定一些细节,比如未来的时间规划以及每家公司在合作中的角色。”据悉,这是本田和IBM首次达成大规模的合作关系。
韩国计划拨款72.8亿美元支持芯片产业 2024-05-14 09:40:22
5月10日,韩国财政部长Choi Sang-mok在视察当地一家芯片制造公司时表示,此次援助计划总额超过10万亿韩元,旨在支持芯片行业从芯片材料到制造设备和组件等所有领域的设施投资和研发计划。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