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又一家企业跨界而来,智能汽车市场缘何如此火热?

2021-03-31 11:17:11来源:智能制造网 编辑:林中易木阅读量:57277

分享:
导读:小米表示,未来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10年内累计投资100亿美元,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压上自己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今天(3月31日),雷军的一番动情宣讲,让坊间流传已久的小米造车最终坐实。小米表示,未来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10年内累计投资100亿美元,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随着小米堵上一切在造车路上奋力狂奔,跨界造车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庞大。在此之前,国内包括BAT在内的多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已率先加入造车队列,同时国际上包括苹果、索尼、富士康等各领域巨头也纷纷入局,智能汽车领域已塞满各路高玩。那么,如此多玩家碰在一起,将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跨界造车风靡全球
 
  近年来,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为汽车领域创造新风口的背景下,新造车运动强势崛起。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作为造车新势力不断活跃,让行业和用户看到了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价值与潜力空间。基于此,除了一些传统车企和零部件厂商外,全球各大互联网科技企业也相继跨界而来。
 
  在国外,索尼、苹果等就是跨界造车的重要代表。今年北美电子消费者(CES)期间,索尼就高调宣布旗下VISION-S原型车完成开发工作,正在欧洲进行着公共道路测试。现场,其还展示了一台纯电动实车。与此同时,今年苹果Apple Car也已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预计新车将在2024年量产。
 
  在国内,跨界造车的覆盖面和企业数量则更多更广。其中包括了房地产商恒大/宝能、代工厂商富士康、互联网企业百度/腾讯/阿里,以及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小米。他们有的自设品牌单打独斗,有的联合传统车企、电池厂商或零部件厂商抱团奋战,都将造车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点业务。
 
  广阔市场备受青睐
 
  而如此多企业跨界而来,离不开智能汽车市场广阔的市场规模与前景、利好的行业环境和氛围,以及不断出台的支持政策。
 
  一直以来,我国既是最大的汽车制造市场,也是最大的汽车应用市场,汽车产业发展具备成熟产业链和广大消费基础。基于此,我国完全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在2035年左右将超过2000亿美元。如此广阔的蓝海市场无疑成为吸引企业跨界的重要动力,企业们都来想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对于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还不小。自2020年以来,我国相继启动新基建战略,并先后出台智能汽车规划和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这些都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与基础。作为目前国家重点关注和布局的产业之一,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了稳定的发展机遇。
 
  除此以外,再加上跨界而来的企业在造车方面多少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例如互联网企业基于AI、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就在智能汽车打造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又如一些企业拥有销售渠道、用户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成为支撑企业们跨界造车的关键性因素。
 
  未来洗牌不可避免
 
  当然,尽管新造车运动如火如荼,跨界而来的企业们也拥有强劲实力,但想在汽车行业站稳立足、行深致远也并不容易。君不见,早在第一轮造车运动兴起之时,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最终不少跨界企业要么打道回府、要么一地鸡毛,最终行业成了传统车企和零部件厂商的天下。
 
  换言之,现今新一轮造车运动的兴起,虽然吸引了比过去更多的企业加入,但竞争和行业洗牌也将更加激烈。在广阔蓝海市场的激励之下,各家将拿出看家本事和投入巨额资本相互拼刺刀,唯有实力和家底更雄厚的一方才能存活下来、发展下去。当前,还处于玩家聚焦的初期,后续才是关键时刻!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电建新能源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04-18 10:15:48
面向新能源领域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将围绕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构网型储能、充电网络、能源安全、供应保障、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化合作。
丰田纺织(中国)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合作 2024-04-17 11:38:09
丰田纺织是一家汽车座椅及内饰系统供应商和滤清器制造商,公司主要研发和制造汽车座椅及内饰零部件、滤清器和发动机周边零部件。
格力集团助推新能源央企巨头在珠海高新区“连落两子” 2024-04-16 11:39:09
4月12日,珠海高新区、格力集团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最新资讯?

下载智能制造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精准

企业直播

更多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